在设立抵押、质押或留置等形式的担保时,必须确保抵押物、质押物或留置物是具备直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的特定物。也就是说,权利人必须实际享有担保物权的全部要件。
债权凭证本身没有商品流通价值,其中所包含的强制执行请求权不可抵押或质押。同时,债权凭证所载明的债权是债权人必须依靠公力救济才能实现的期待权。与担保物权相比,当事人对直接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利没有实质性区别。
如果允许以债权凭证设立抵押或质押,可能导致债权人将无法执行的风险恶意转移给他人。这种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也与担保法的立法精神及建立债权凭证制度的初衷不符。
因此,对于以债权凭证设立抵押、质押等担保的行为,应当视为无效,并通过公示告知的方式明令禁止。
债权凭证制度的相关内容。当金钱债权无法通过执行措施实现时,法院会发放债权凭证给债权人,证明其债权存在并明确未执行的债权数额。债权人凭此凭证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债权凭证制度能终结执行案件、减轻法院压力,促使债权人承担风险并回归责任,避免债务人逃避执行,同
债权人收债的合法途径和债权收取的必备条件。合法途径包括强制执行公证法、优先受偿权法、保证人优先追偿权法和代位追偿法。债权收取需要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凭证、债务人的明确资料和债务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清单,同时债权人需注意诉讼时效规定。文章提供了多种合法有效的
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人债权人和法人或其他组织债权人。文章还介绍了债权金额、债权依据、执行费的交纳情况,以及债权凭证持有人的权利与义务和债权凭证的期限。该摘要强调了债权凭证的重要性及其在申请执行的程序中的作用。
逃税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刑罚和立案标准。逃税罪指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逃税罪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立案标准涉及逃税数额、时间和行为性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