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交易成本最小化的要求,应当认为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代表了其发展趋势。资产证券化融资是就将一组流动性较差的金融性资产(其通常表现为应收账款),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产生的收益比较稳定并且预计今后仍将保持稳定的现金流,再配以相应的技术担保,把这组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收益权转变为可在金融市场上流动、信用等级较高的债券型证券进行资金融通的技术和过程。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优点在于: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的定价和配置机制更为有效。不同于应收账款质押和应收账款保理中融资主体就单个应收账款一对一的质押方式,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是一种多对多的质押方式。证券化融资中银行将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资产组合为一个证券化的资产池。由于大数法则的作用,整个组合的现金流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有利于对资产的收益和风险进行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有效。通过对应收账款在证券化的资产池进行重新配置,达到对多数应收账款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效率。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增加了资产流动性。应收账款融资不仅在于规避市场风险还要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按照应收账款质押和应收账款保理的制度安排,如前所述,应收账款质押的成立需要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应收账款保理涉及应收账款的转让,按照我国《合同法》对债权转让的规定,需要通知债务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收账款的流动性。采用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方式,证券的发行人和持有人都可以无须原债务人的同意,也无须办理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等手续,增加了资产流动性。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分散了融资风险。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具有风险性的金融活动,需要有专业的信用评等机构,对资产状况予以评级。而且,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是一种多对多的质押方式,把原来由独家金融机构承担的信贷风险分散到多家投资者,有效地分散了融资风险。总之,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有效地解决应收账款质押所面临的困境,而且顺应了担保物权从担保财产向投资财产的发展趋势。
应收账款在设定质押后的处理方式,包括转让问题、清收与使用问题以及管理问题。在转让问题上,应收账款在质押后一般不得转让,出质人如欲转让需经质权人同意。在清收与使用问题上,应收账款的债务人支付的款项应优先用于清偿所担保的债权。在管理问题上,出质人应履行对
个人制造假账的法律处罚。对于情节不严重且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将受到《会计法》规定的罚款和行政处分。对于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情况,个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如有期徒刑和罚金,具体处罚程度取决于逃税数额和所占应纳税额的比例。文章还强调了伪造会计凭证的法律处罚
利润确定的计算方法和新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利润确定涉及资产计价和利润表的编制,可采用资产负债表法和损益表法。新企业所得税法降低了内外资企业的税率,建立了公平的市场环境,减轻了上市公司所得税负担,增强了股市投资价值。
债权凭证制度的法律属性不明确的问题,其社会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债权凭证并未改变人们对法院出具“法律白条”的认识,实施中增加了法院工作量,且缺乏明确的执行措施标准和有效监督。尽管设立债权凭证的初衷是保护债权人权益、提高法院执行效率,但实际上并未达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