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其原作的有罪供述的自我否定的行为。它包括认型翻供和辩解型翻供两种形式。
认型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全部或部分地推翻原供认的犯罪事实。
辩解型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虽不否认事实,但提出一些足以影响犯罪成立的新辩解,这些辩解事实上已导致原供的改变。
在实践中,有些犯罪行为人在主动投案后,在前一诉讼阶段能如实供述本人的罪行,但在随后的诉讼阶段,由于畏惧刑罚或受到他人不当教唆等原因,思想上又出现反复,推翻原来的供述。对于这种情况,只要其他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指控的犯罪行为,就应当对其定罪处罚。
然而,是否能认定行为人为自首存在不同意见。原则上,只要行为人在任一诉讼阶段有推翻原供、拒不承认本人罪行的行为,即不应以自首认定。只有行为人在整个诉讼阶段自始至终如实供述本人罪行的,方可以自首认定。因为行为人只要有一次翻供行为,就表明其并没有悔罪之心,其主观恶性并没有真正消除或减弱,对其从轻处罚的法律基础已经消失。
此外,司法机关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挖掘搜集其他证据来证明行为人犯罪的成立,因此自首的客观效果也不复存在。鉴于行为人先前的供述行为没有保持必要的延续性,其积极效果已被其后的翻供行为所抵销,因此,自然就没有适用自首的余地。若行为人翻供后,司法机关经过侦查没有找到其他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行为人实施了犯罪行为,而行为人重新又如实供述的,则仍应认定为自首。
刑讯逼供行为的法律责任。文章介绍了刑讯逼供的刑事责任和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刑法》中关于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的刑罚。此外,文章还阐述了刑讯逼供涉及的立案标准,包括多种形式的恶劣手段、造成的健康损害、导致死亡或精神失常等情形。最后强调了对刑讯逼供行为进行严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公司法人合法取得法人资格,但法人人格的滥用会损害法人制度的实效性及侵害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在承认法人独立性的同时,对其进行限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非彻底否定,而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暂时否定,结束后法人仍存。
离婚诉讼中共同债务的认定与处理方法。原则上,夫妻共同举债应认定为共同债务,但如一方提出相反主张,需提供证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表明,如果债权主张夫妻一方所负债务应视为共同债务,除非能证明为夫妻个人债务或符合婚姻法中的特定条款。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夫妻共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基础可以基于民法上的代理理论来解释。该制度作为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和升华,能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债权人的利益,防止法人制度的价值目标被异化。同时,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也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弥补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