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作为定案根据的证人证言必须经过双方的讯问和对质。无论是公诉人、被害人一方提出的证人还是被告人、辩护人一方提出的证人,都需要在法庭上接受双方的质询和交叉审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证人证言的全面性和真实客观性。
证人证言作为定案的根据,需要综合比较各方证人的证言,并进行印证。不同证人之间可能存在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情况,法庭必须进行鉴别、比较,以确定证言是否反映案件的真实情况。只听取一方的证言是不够的。
证人证言必须经过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需要对证人证言反映的情况进行调查,运用各种手段如调查、询问、技术鉴定等,综合分析其他证据如被告人的供述、被害人的陈述、物证、书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等,排除疑点,最终确定证人证言的真实可信性。
证人证言对于法庭的判决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法庭应当认真查证是否符合以上条件,以确保证人证言的客观真实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及时打击犯罪,既不放过一个罪犯,也不冤枉一个无罪的人。证人应当如实作证,讲明真实情况。对于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的证人,法庭可以予以警告,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问题。证人证言需满足真实性和相关性要求,内容应为证人亲自所见所闻,排除传闻证言和与案件无关的事实。法院需查明证人身份和与当事人关系。评估证人证言时,需综合考虑证人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以及证言获取方式。证人应陈述亲历事实,间接途径获
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有至少两名侦查人员在场。对于不同情况下的犯罪嫌疑人,有不同的讯问方式和要求。讯问过程中应制作笔录,并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益,不允许使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