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在法庭陈述中发现笔录存在错误时,有权要求进行补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的所有活动都应该被书记员记录在笔录中,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宣读,也可以在庭审结束后五日内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阅读。如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自己的陈述在记录中有遗漏或错误,他们有权申请进行补正。如果补正申请被拒绝,应当将该申请记录在案。
法庭笔录应当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盖章。如果有人拒绝签名或盖章,应当在笔录中详细说明情况,并将该情况附卷。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法院对工程质量问题的审理程序。包括核对当事人身份、原告陈述事实和要求、被告陈述观点、双方举证和质证、法庭辩论、组织调解等环节。若调解不成功,法院将通知双方领取判决书;若双方达成协议,则法院将出具调解协议书并当庭提供打印件。
诉讼离婚审理程序,包括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和开庭审理三个阶段。法院在收到立案材料后,会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立案。调解是受理离婚案件后的必经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则会进入开庭审理阶段。开庭前会通知当事人,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和当事人陈述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