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司法解释,立功必须是犯罪分子本人实施的行为。如果犯罪分子的亲友直接向有关机关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这些行为不应被认定为犯罪分子的立功表现。
根据该意见,据以立功的他人罪行材料应当具体指明犯罪事实,并且据以立功的线索或者协助行为必须对侦破案件或者抓捕犯罪嫌疑人起到实际作用。
此外,《意见》还对立功的认定程序、据以立功的材料的来源要求、重大立功中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理解以及立功情节的运用原则等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意见。
《意见》明确规定了不能认定为立功的情形,包括据以立功的线索、材料来源通过非法手段或者非法途径获取的;本人因原担任的查禁犯罪等职务获取的;他人违反监管规定向犯罪分子提供的;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提供的。
根据《意见》,重大立功中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具体涵义为: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和情节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如果案件已经判决,以实际判处的刑罚为准。但是,如果根据犯罪行为的事实和情节应当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因被判刑人有法定情节经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后判处有期徒刑,应当认定为重大立功。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跨省异地执行刑罚的黑恶势力罪犯检举揭发他人的情况。犯罪分子若能检举揭发他人并查证属实,可认定为立功表现并依法提请减刑。各地相关部门需加强沟通协作,鼓励罪犯坦白检举,同时保护罪犯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办理案件需依法进行,确保政治、法律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证据的法律性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获得的事实材料才具有证据资格,也称为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证据种类的法定性、收集证据的主体和权限的明确性,以及收集、查证、质证和认证过程的规范性。法律的这一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