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来证据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效力,但只有在原始证据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此外,传来证据必须具有确切的来源,不能仅仅是听说的,必须有可追溯的源头。如果传来证据缺乏基础,将无法产生法律效力。
传来证据是指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经过复制、转述等手段而产生的证据。常见的传来证据包括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以及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
传来的证言必须具有确切的来源和根据,不能仅仅是道听途说,也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只有在原始证据无法确定或确实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传来证据替代。如果案件只有传来证据而没有原始证据,将无法认定案件事实。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或转抄的证据,也就是案件的第一手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原始证据包括作为物证的原物、作为书证的原件,以及证人目睹犯罪案件事实所作的证言等。在民事诉讼中,原始证据包括书面合同、订货合同中的样品,以及亲自目睹案件事实的证人作的证言等。在行政诉讼中,原始证据包括亲眼目睹违法活动的证人证言、当事人对自己违法行为的陈述,以及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现场检查笔录、罚没款收据、扣押物品清单等。
原始证据并不等同于直接证据,间接证据也不等同于传来证据。原始证据中既可能包含直接证据,也可能包含间接证据;传来证据中既可能包含直接证据,也可能包含间接证据。
举例来说,证人甲在法庭上证明曾目睹犯罪嫌疑人乙持刀抢劫丙,这个证言既是原始证据,也是直接证据。证人甲在法庭上证言说曾看见乙在案发当日满身是血迹的从被害人家里走出来,这个证言既是原始证据,也是间接证据。而如果丙在法庭上证言说甲曾告诉他曾看见乙在案发当日满身是血迹的从被害人家里走出来,如果是为了证明乙是否是作案人,则这个证言既是传来证据,又是间接证据。这种情况下,证言的证明力较低,但并非绝对不可采信。因此,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与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是不同的。
与间接证据、传来证据相比,原始证据和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方面的事实,因此在认定案件事实和确定案件性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办案过程中,应首先取得原始证据和直接证据,但也不能忽视传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作用。对于行政执法案件来说,应优先考虑获取原始证据中的直接证据,以确保行政执法的效率。这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一般来说,行政执法案件较为简单,主要证据的隐蔽性不强,因此可以直接着手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书的内容。针对一起复核类推案件,最高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裁定书详细描述了被告人的信息、案件经过及法律适用问题。合议庭认为原判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适用法律错误等问题,故依法裁定撤销原判并发回重审。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未经质证的证据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地位。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证据必须经过质证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发表质证意见,法官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纳该证据。在实际审判中,也存在不经当庭质证的例外情况,法官会对证据进
刑事直接证据的定义、种类与特点。刑事直接证据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视听资料和物证等。其特点在于与案件证明关系直接,收集审查困难,易假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