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很难立案吗
时间:2023-10-10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难度及证据要求
职务侵占罪的定义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立案追诉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职务侵占案的立案追诉标准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利用职务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2.侵占行为:指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3.数额较大:数额必须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
职务侵占罪的证据要求
当事人在报案时需要提供以下证据材料:1.单位成立的证明材料: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营业执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2.涉嫌人身份证明:包括聘任书、聘任合同、任命书、工作证、工资发放材料、职工履历表、养老金和公积金缴纳材料等。3.涉嫌人侵占财产的依据和数额认定的依据:包括涉案的发票、单据、银行提款单、转账单、财务账册等相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以上是经侦部门进行职务侵占罪刑事报案和立案的基础材料。经侦部门会对案情进行分析,并指出需要补充的证据材料。只有满足经侦部门的要求,才能进行立案侦查。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职务侵占罪案件难以立案。我们分析了多年来代理的未立案案件,认为立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公安机关的固定思维。当事人应从犯罪构成要件和管辖角度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以帮助警方确定案情。当事人通常直观地认为对方触犯了企业合法权益并构成了职务侵占罪,可以进行刑事立案。然而,如果提交的证据无法清晰地表明案情和损失,很难通过立案来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特殊情况包括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
刑事诉讼中的各阶段及其时限。文章详细阐述了拘留、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以及发回重审等阶段的时限规定。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期限最多为37天,侦查阶段应在7个月内结束,审查起诉不超过6个半月,一审期限为9个半月,二审期限为4个半月,发回重审的期
-
侦查期限的计算
侦查期限的计算方法,包括一般案件和特殊羁押期限。对于一般案件,侦查期限从批捕之日起计算,通常为60天,复杂案件可延长一个月至两个月。公安机关的案件数量和关系可能影响侦查进度。对于特殊羁押期限,根据不同情况和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可以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如
-
案件判决需要犯罪嫌疑人供认吗
案件判决中犯罪嫌疑人供认的重要性,指出定罪是法院根据刑法规定对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确认与评判。文章详细阐述了定罪的特征和性质,强调定罪主体是人民法院,客体是侵害法益的行为,具有刑事司法活动的性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确定罪与非罪界限的两种情形,包括根
-
职务侵占罪立案由谁决定
-
金融诈骗立案标准金额的解析与应用
-
职务侵占罪钱款退还后能撤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