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很难立案吗
时间:2023-10-10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难度及证据要求
职务侵占罪的定义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立案追诉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八十四条,职务侵占案的立案追诉标准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在五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利用职务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2.侵占行为:指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3.数额较大:数额必须在5000元至1万元以上。
职务侵占罪的证据要求
当事人在报案时需要提供以下证据材料:1.单位成立的证明材料: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营业执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等。2.涉嫌人身份证明:包括聘任书、聘任合同、任命书、工作证、工资发放材料、职工履历表、养老金和公积金缴纳材料等。3.涉嫌人侵占财产的依据和数额认定的依据:包括涉案的发票、单据、银行提款单、转账单、财务账册等相关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以上是经侦部门进行职务侵占罪刑事报案和立案的基础材料。经侦部门会对案情进行分析,并指出需要补充的证据材料。只有满足经侦部门的要求,才能进行立案侦查。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职务侵占罪案件难以立案。我们分析了多年来代理的未立案案件,认为立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公安机关的固定思维。当事人应从犯罪构成要件和管辖角度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以帮助警方确定案情。当事人通常直观地认为对方触犯了企业合法权益并构成了职务侵占罪,可以进行刑事立案。然而,如果提交的证据无法清晰地表明案情和损失,很难通过立案来进行处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技术成果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的问题
技术成果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的问题,指出职务侵占罪的客体范围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而技术成果属于财产所有权范畴,因此侵占技术成果构成职务侵占。同时,文章详细解释了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客体及立案证据的收集,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等多种形式的证
-
公安机关和检察院立案侦查的原则
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在立案侦查时需要遵循的六大原则。包括迅速及时原则、客观全面原则、深入细致原则、依靠群众原则、遵守法制原则和保守秘密原则。这些原则保证了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旨在揭露犯罪真相并防止国家机关滥用职权。
-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符合什么条件
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符合的条件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期限和审查起诉阶段的时间。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应确保定罪量刑的事实有证据证明,证据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并排除合理怀疑。公安立案到结案的时间因案件情况不同而异,一般公安阶段时间为二个半月到三个月左右,
-
刑事拘留讯问时间有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必须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讯问是司法机关为了收集证据、查明案情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诉讼当事人进行的查问。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包括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
-
传唤要带手铐吗
-
金融诈骗立案标准金额的解析与应用
-
职务侵占罪钱款退还后能撤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