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律师所要从事的工作主要有:
一、提供法律咨询。就案件的基本情况为被害人提供法律咨询,告之其应享有的各项诉讼权利,以及诉讼过程的一些规则和期限。
二、调查取证。代理律师可以向有关的人员和单位就案件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收集证明被告人犯罪、侵犯被害人的相关证据。
三、与检察院、法院联系,查阅案卷材料。应全面、仔细地查阅案卷材料,客观、真实地做好阅卷笔录,注意审查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所提出的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可以从轻的证据或理由。
四、开庭审理前要做好各项充分的准备工作。如案件涉及被害人隐私,要请求法院不公开审理,并且在具备法定的条件下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以及公诉人、鉴定人等回避,准备代理意见。
五、参加法庭审理。如参加法庭调查、指导、协助或代理委托人陈述案情、举证和质证、参加法庭辩论、发表代理意见等。庭审结束后,委托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代理律师可协助或代理委托人在其收到判决书后的五日内请求检察院抗诉。
刑事公诉案件是以公诉人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以揭露犯罪、将被告人提请法院审判、进而惩罚犯罪、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安全为重要特征的,不同于被害人作为自诉人的刑事自诉案件。因此,可以说公诉人在刑事公诉案件中对揭露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控诉一方的被害人虽然也是行使控诉犯罪的诉讼权利,但在一定意义上主要是配合公诉人的控诉职能。法律赋予被害人这项权利,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其合法权益,而且,被害人由于是直接遭受犯罪侵犯的人,所以对被告人犯罪的具体情况有较为详细的了解,被害人对案情的陈述一般讲较为生动、仔细、全面,有助于法庭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证明,从而达到依据事实和法律公正、严明地审判犯罪的目的。就世界范围而言,尤其是在法治较为健全的西方发达国家,刑事诉讼过程的当事人主义化是一种较为明确的倾向和发展趋势。那样的话,刑事诉讼的原被告双方就可以站在更加平等、相当的位置上进行公平地控诉与辩护,法庭审判的结果也就会更加趋于公正、客观。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自诉案件和公诉案件的提起条件和处理方式。自诉案件需被害人提供证据,法院认为证据不足可劝撤或驳回。轻微刑事案件可自诉或公诉,如被害人直接起诉至法院证据不足,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转入公诉程序。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应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所处的特殊地位。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不承担举证责任,但仍需履行一定的权利和义务,提供某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被害人的陈述作为独立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公诉案件转为自诉案件的和解程序。当事人有权进行和解并签订协议书。自诉案件包括被害人报案、提供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但某些案件不适用调解程序。审理期限根据被告人是否羁押有所不同,未羁押的应在六个月内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