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人会计处理的变化主要有两点:
一是用于偿债的非现金资产和股权由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价,改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价;
二是债务重组收益部分由现行准则中规定的计入资本公积改为计入当期损益。
债权人会计处理的变化主要是其受让的非现金资产和股权由以账面价值为基础计价,改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计价。下面以长期股权投资清偿债务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债务重组方式为例,说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具体会计处理过程(即将颁布的准则指南如对相关会计科目做了改动,以准则指南为准)。
(一)以长期股权投资清偿债务
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将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债务人应当按照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按照投资的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按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再减去转让股权投资发生的相关费用后的余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按照借贷双方之间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其公允价值入账,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债务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后的债务条款如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新《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和预计负债金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具体来说,债务人应当分是否涉及或有应付金额进行会计处理。不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人应当按照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按照修改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按照借贷双方之间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涉及或有应付金额的,债务人应当按照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借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按照修改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按照应当确认的或有应付金额,贷记“预计负债”科目;按照借贷双方之间的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债权人应当将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修改后的债务条款中涉及或有应收金额的,债权人不应当确认或有应收金额,不得将其计入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具体来说,债权人应当按照重组后债权的公允价值,借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照已计提的重组债权的坏账准备,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照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按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按照借贷双方之间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科目。
逃税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刑罚和立案标准。逃税罪指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逃税罪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立案标准涉及逃税数额、时间和行为性质等方面。
民间借贷利息个税的相关问题。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个人借款利息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分类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等,均适用超额累进税率或比例税率。对于劳务报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也适用20
债权凭证的记载要求,内容包括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债权金额和依据、执行费的交纳情况、债权凭证持有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债权凭证的期限等。详细说明了这些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保障双方的权益和交易安全。
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或通过债务重组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按有关非货币性交易或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规定确定入账价值,列“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核算。由于土地的不可再生性、不可移动性等特性和国家实行的管理制度决定,土地使用权的减值可能性较小;产生减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