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络诽谤罪能否不公开审理
网络诽谤案件如果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应当不公开审理;如果涉及商业秘密的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由法院对申请进行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二、不公开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1、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
2、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
3、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4、对当事人提出申请的确属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法庭可以决定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任何公民包括与审理该案无关的法院工作人员和被告人的近亲属都不得旁听,但是,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除外。
三、网络诽谤的特征
1、信息容量大。由于网络功能的先进性和技术性,使得网上发布的信息量是无法估量的。它不仅可以发布文字、图片,还可以发布音频、视频资料,亦可图文并茂,而且篇幅也不受限制。既可以一篇文章多个内容,也可以一个内容发布多篇文章,无论其内容真实与否,受众在短时间内可以浏览到大量的信息。
2、传播速度快。网络诽谤还有着传统诽谤行为不可比拟的传播速度。行为人一旦拟制好需要发布的诽谤内容,只需轻轻点击一下键盘或鼠标,信息就会瞬间发布上网,甚至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就可以几何般或爆裂式的速度传播出去。
3、散布范围广。由于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几乎到了家家有网络,人人有电脑的程度,加之光纤宽带的提速,网上发布的信息,可以在几秒或几分钟之内,迅速传播到国内外的任何一个区域的任何一台电脑终端。这种传播范围,是其他任何媒体都无法做到的。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开庭审判决定和通知、开庭审理的公开性、人民检察院的支持、开庭程序、以及陈述、讯问和发问等方面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案件后,若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应决定开庭审判,并遵循一系列诉讼程序,包括通知各方参与人、确定开庭日期、公开审理或不公开
审判公开的例外情况,包括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和商业秘密的案件不公开审理的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开庭审理程序,包括庭审准备、法庭调查等阶段,且公开审理的案件需提前公告。
刑事一审案件的审判程序,包括法院管辖一审案件的范围、决定开庭审理的条件、不公开审理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在刑事审判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时期和法庭审判案件的阶段。
法庭录音的合法性问题,指出在我国一般情况下法庭不公开录音,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等案件不公开审理时录音不合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如哄闹、冲击法庭、侮辱司法工作人员等,并强调了对这些行为的处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