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驳回再审裁定抗诉申请书的格式和起诉书相似,需要明确以下事项:
(一)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申请的诉讼请求以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四)提供的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1、申诉书:申诉书中应写明申诉人的通信地址、邮编、联系电话。申诉理由应对法院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进行针对性陈述,简明扼要地说明该判决或裁定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以及审判程序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申诉人是自然人,应由申诉人亲笔签名。如果申诉人是法人或组织,应由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亲笔签名,并加盖该法人或组织的印章;
2、人民法院一审、二审判决书的复印件;
3、相关证据材料;
4、如有委托代理人的,需提交授权委托书。
检察院应在受理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书。如果决定立案,将通知申诉人和其他当事人。其他当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检察院应在立案后调阅法院审判案卷,并在调阅审判案卷后三个月内完成审查。如果检察院决定不立案,应通知申诉人。
人民检察院不受理尚未生效的判决、裁定的申诉。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限是原审裁判生效后的两年,但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没有期限限制。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及具体内容。该原则仅适用于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包括刑期、刑种、附加刑和刑罚执行方法等。在共同犯罪案件、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罪名不当、对被告人实行数罪并罚等情况都有具体适用内容
刑事诉讼中检察院提起抗诉的程序和类型。抗诉分为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程序。抗诉的提出主要基于原裁判存在问题,如认定事实错误、证据不确实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审抗诉与再审抗诉的区别,包括抗诉对象、权限、接受抗诉的审判机关、抗
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抗诉的流程。抗诉程序包括发现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应退回检察院,被告人无法联系时也要退回,并要求检察院补充证据。同时,《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第二审法院应开庭审理的情形。另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审开庭后一般两个月内会下达判决书,特殊情况可延
刑事案件二审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刑事诉讼法法定不起诉的情形,如案件情节显著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经特赦免除处罚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起诉的定义和刑事案件的起诉流程,包括起诉必须是有起诉权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此外,还提及了不同阶段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