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审二审终审后仍然可以进行抗诉。抗诉包括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两种形式。二审抗诉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在法定抗诉期限内认为同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时,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再审抗诉是指原审法院之上级人民检察院或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提出的抗诉,接受抗诉的机关为抗诉检察院的同级人民法院。再审抗诉不受时间限制,对于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9条规定: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
(三)再审判决、裁定存在明显错误。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三个月内审查当事人的申请,并作出提出或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0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时,可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以便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1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如果符合本法第200条第一项至第五项的规定情形之一,可以交由下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但已经由该下一级人民法院进行再审的案件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2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抗诉时,应当制作抗诉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在再审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席法庭。
邱某因连杀11人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后引发的社会关注与争议。五位法学家呼吁对其做司法精神病鉴定,同时其他轰动性死刑案件也传递出慎重对待死刑和对生命权利的珍视。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的进程,社会舆论出现微妙变化,民意与法律的相互影响和博弈也越发明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中不涵盖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虽然现行刑法和司法解释未支持精神损害赔偿,但随着社会进步和公民权利法律观念的加强,要求给予刑事侵权精神补偿的呼声增高。文章主张设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障受害人权益、实现公正公平、维护法律
检察院对一审败诉民事判决能否抗诉的问题。在我国,检察院可以根据一定条件对民事判决进行抗诉,包括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等。同时,委托律师打官司时,应注意审查律师资格、了解律师事务所、签订书面协议并明确授权范围等事项。
简单讲,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二审终审判决后,仍然不服的,你可以提起申诉要求再审以及请求检察院提起抗诉;再审改判的,对再审不服的,还可以申请再审。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