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凭证的原始登记是指最初向债权人发放债权凭证时应当登记的内容。债权凭证至少要记载以下内容:
自然人的基本情况应包括姓名、性别、住所地和身份证号;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基本情况应包括单位名称和住所地。
债权金额是指未实现债权的金额。债权依据是指债权所依据的法律文书的编号。
为了便于执行费的管理,在债权凭证上记载原执行案件的执行费收取情况,有利于防止以债权凭证作为执行根据的案件进入执行程序阶段的执行费的流失。
债权凭证持有人的权利主要是可以凭债权凭证申请执行,义务是在申请执行时要提供债务人有可执行财产的证据。
以债权凭证作为执行根据申请执行是重新启动一个执行程序,根据我国现行民事诉讼立法精神而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是必要的,况且规定申请期限也便于管理和维护市场交易关系的稳定。债权凭证既不同于可作为执行根据的法律文书,也不同于中止裁定书。债权凭证申请执行的期限不宜定得过短,如一年的时间,也不能定得过长,甚至无期限。
债权凭证记载的债权得以部分实现,这时债务人尚无足够的财产履行全部债务,此时,人民法院应当在债权凭证上记载已部分执行的数额和未实现债权的数额。
作为公民的债权人死亡后,其依法取得继承权的继承人可以作为新的债权人到法院办理债权凭证的变更登记。作为债权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权利继受人可作为新的债权人到法院办理债权凭证的变更登记。人民法院经审查后,以裁定的形式确认新的债权人,并在原有的债权凭证上进行相关事项的变更登记。
债权凭证发放后,可依法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人的,债权人可持债权凭证及其他证据,向执行法院申请追加或变更被执行人,人民法院经审查后,认为追加或变更被执行人理由充分的,执行法院裁定追加或变更被执行人,并进行执行。如果得以执行,债权凭证应当收回,如果仍不能得以执行或全部执行,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变更登记,即将新的债务人和未执行的债务数额予以记载。
在一些情形下,债权凭证不能再作为执行程序启动的凭证,此时,人民法院查明情况后,应当办理注销登记。这些情形主要有以下方面:
即债权人以书面的形式表示放弃债权。
债权凭证制度的相关内容。当金钱债权无法通过执行措施实现时,法院会发放债权凭证给债权人,证明其债权存在并明确未执行的债权数额。债权人凭此凭证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债权凭证制度能终结执行案件、减轻法院压力,促使债权人承担风险并回归责任,避免债务人逃避执行,同
债权人收债的合法途径和债权收取的必备条件。合法途径包括强制执行公证法、优先受偿权法、保证人优先追偿权法和代位追偿法。债权收取需要证明债务关系存在的凭证、债务人的明确资料和债务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清单,同时债权人需注意诉讼时效规定。文章提供了多种合法有效的
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人债权人和法人或其他组织债权人。文章还介绍了债权金额、债权依据、执行费的交纳情况,以及债权凭证持有人的权利与义务和债权凭证的期限。该摘要强调了债权凭证的重要性及其在申请执行的程序中的作用。
逃税罪的定义、构成要件、刑罚和立案标准。逃税罪指通过欺骗、隐瞒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逃税罪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立案标准涉及逃税数额、时间和行为性质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