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最高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刀下留人

最高院收回死刑复核权:刀下留人

时间:2024-08-25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397

由感情纠葛引发的命案

初中同学葛-兵与被害人关系密切,他们从中学时期开始就非常要好,后来一起到北京打工并同居。葛-兵曾多次向被害人求婚,但都遭到拒绝,被害人的父母甚至将他带来的礼物扔到门外。在被害人父母的压力下,女友提出了分手。2007年3月2日,葛-兵从北京回到河北省万全县某村,将王某叫出家门后得知事情无法挽回,两人决定共同寻死。“活着不能在一起,那就死在一起。”因为女友的家庭不同意他们的婚事,21岁的葛-兵和女友做出了这样的约定。葛-兵用匕首刺向王某,导致王某颈动脉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随后,葛-兵割颈、左腕等部位自杀未遂。就这样,深爱的两个人从此分隔两地。

葛-兵被判死刑后的复核

2007年12月16日,葛-兵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二审判处死刑,并剥夺其终身政治权利。2008年2月14日,河北省高院向最高法院报请核准葛-兵的死刑判决。

“起死回生”经过复核的过程

最高法院刑事三庭合议庭对葛-兵案进行了多次合议,多数人认为葛-兵的犯罪情节、后果和手段都属于一般性质。虽然他的行为与一般故意杀人案件没有本质区别,但社会危害程度和犯罪情节相对较轻,因此倾向于不核准死刑判决。合议庭成员随即前往张家口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调查。

调查发现,被害人的父母写了一封要求判处葛-兵死刑的呼吁信,并通过亲戚朋友挨家挨户地走访。这些人认为葛-兵的死亡令人同情,不签署呼吁信似乎不妥。然而,联名信中的一部分签名是代签的,基本上是家人之间互相代签,并且得到了葛-兵本人的认可。此外,葛-兵的村民都表示他平时是个很好的孩子。村里的派出所所长和司法所所长也明确表示,葛-兵杀人是一时冲动,出于治病救人的态度,应该给予被告人重新做人的机会。

经过最高法院多次合议庭讨论、核实、调查和调解,以及与河北省高院的多次协调,最高法院于2008年12月28日最终决定不予核准葛-兵的死刑判决。

死刑复核权的争议

2007年1月1日,死刑复核权开始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然而,关于如何有效展开死刑复核存在较多不同的声音。

首先,有人提出死刑复核是否应该开庭审理的问题。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华教授主张不开庭审理,他认为律师无法当庭辩护,法官也无法见到被告人的面孔,这样的程序不够慎重。中国政法大学的陈*中教授则主张应该开庭审理,并认为三审是诉讼化的根本途径。然而,他也指出目前实施的可能性很小,现实的改革是,如果案件事实认定出现重大分歧,个别情况下,不排除最高法院死刑复核庭到当地进行听审,由被告人、控辩双方参加,必要时,关键证人和鉴定人也参加。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良教授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该将死刑复核程序改为三审程序。换言之,对于死刑以外的案件,应实行两审终审制度,对于死刑案件,应实行三审终审制度,以彰显对死刑案件的重视。

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认为现有的死刑复核程序属于书面审查,更多具有行政审批的特点。他们建议将来的死刑复核改为开庭审理,让律师参与诉讼,让控辩双方在法庭上充分辩论,这也是所谓的诉讼化改革。而诉讼化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实行死刑案件的三审终审制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和目的。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特别审判程序,旨在确保死刑的适用符合法律规定,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并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程序包括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和最高人民法院复核等环节,具体实施中根据案件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该程序采用秘密审核方式,不开庭审理,导致复核过程以秘密阅卷为主,控辩双方无法充分参与。此外,死刑复核程序由人民法院单方控制,被告人无法与司法权展开理性对话。程序存在的问题包括司法主动性导致失去中立性,以及与二审程序合并导致的

  • 判处死刑的案件如何确定核准法院

    死刑核准权的变化和影响。在中国成立初期,死刑核准权由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分工行使,但经历了多次变化和调整。最终,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核准权,有利于确保死刑的正确适用和防止错杀无辜。然而,仍需解决如何正确处理之前已核准的死刑案件

  • 死刑辩护阅卷的程序及范围

    死刑辩护阅卷的程序及范围,包括审查起诉阶段、一审阶段、二审阶段和死刑复核阶段的阅卷范围。辩护律师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阅卷权限,需要携带相应的手续。在死刑复核阶段,最高人民法院不允许律师进行阅卷操作。再审案件的阅卷范围则根据审理程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 一、死刑复核权下放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制定背景
  •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