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在死刑复核程序上多把一道关

在死刑复核程序上多把一道关

时间:2024-09-23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51

死刑复核程序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自从2002年陕西董-伟故意杀人案被报道以来,我国出现了多起类似的“枪下留人”事件,如湖北郭*英、李*儒故意杀人案,河北陈*清、杨*亮、何*强抢劫案等。随着媒体的曝光,一些冤假错案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云南昆明杜*武案、湖北京山佘祥林案、河北唐山李*明案。这些事件使得死刑复核程序成为专家学者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和目的

死刑复核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专门针对死刑案件设置的一个特别程序。在一审或二审程序结束后,对于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必须经过这个特别的复查核准程序,才能生效。其目的是为了在程序上增加一道把关,防止错误判决,坚持慎重执行死刑。同时,这也是为了正确理解法律,平衡各地对死刑案件的把握,统一执法标准。

现存问题和改革趋势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刑事法律对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笼统。虽然《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规定死刑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但实际上,最高人民法院将大部分死刑核准权下放到各省高院,导致死刑复核制度失去实质性作用,运作效果不佳。此外,由于长期以来死刑核准权的下放,最高人民法院在死刑复核程序方面缺乏实践指导经验。

我国于1997年和1998年签署了人权两公约,即《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这两个公约的批准对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宪法修正案》中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也直接影响现有刑事诉讼制度。此外,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整个刑事诉讼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正在酝酿修改。因此,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完善死刑复核程序正是顺应这一改革趋势。

司法改革的进展

2005年10月26日,《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正式发布,明确提出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并制定死刑复核程序的司法解释。

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修改了其中关于死刑案件核准权的授权条款。根据这个决定,除了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死刑案件,其他案件都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这一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生效,标志着死刑复核权重新回归,也是司法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表明《宪法》关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正在逐步得到落实。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提起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条件

    死刑复核程序的基本条件和概述。该程序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案件进行复查核准的特殊审判程序。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在于诉讼规律的要求,包括非开庭和开庭审理两种方式。非开庭方式适用于一审未上诉或上诉仅涉及法律适用和程序问题的案件;而开庭方式则适用于事实认

  •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收死刑复核权对于保障人权和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仅仅回收权力并不足以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宪政水平的提高、立法的完善等。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强调落实复核人员的工作责任

  •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

    死刑复核程序的特点和问题。该程序采用秘密审核方式,不开庭审理,导致复核过程以秘密阅卷为主,控辩双方无法充分参与。此外,死刑复核程序由人民法院单方控制,被告人无法与司法权展开理性对话。程序存在的问题包括司法主动性导致失去中立性,以及与二审程序合并导致的

  •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该程序是为了确保判决的准确性并遵守少杀、慎杀的原则。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复核程序,该程序包括复核死刑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的案件。其特点包括审理对象特定、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等。启动程序具有自动性,报请复

  • 判处死刑的案件如何确定核准法院
  • 死刑复核与核准的区别
  • 法律对死刑复核报告的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