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 申请民事再审与民事申诉有什么区别

申请民事再审与民事申诉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3-27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98
民事案件判决了之后,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都诉讼的结果满意的,不满意的人有些会提起再审,有些则是会提起申诉。申请民事再审与民事申诉听起来都是为了推翻之前诉讼判决结果而采取的方式,但又有差异。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申请民事再审与民事申诉的区别

一、申请诉状的不同

1. 刑事申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72条的规定,申诉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交一份申诉状,详细阐述申诉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申诉的事实和理由。因此,刑事申诉的申诉人应向法院提交一份“刑事申诉状”。

2. 行政申诉:对于行政申诉,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应提交何种诉状,理论上应该提交一份“行政申诉状”。然而,在第73条的解释中,使用了“申请再审”的表述,而没有提及申诉。因此,对于不服生效的行政判决或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交一份“行政申诉状”或“行政再审申请书”。

3. 民事申请再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时,应向法院提交一份再审申请书。因此,对于民事申请再审,应提交一份“民事再审申请书”。如果当事人提交了一份“民事申诉状”,应向其解释并要求其更改为“民事再审申请书”。

二、申请的性质不同

1. 非诉讼性的申诉:这类申诉主要针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某些处理决定,不涉及诉讼程序,不属于诉讼行为,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民主宪政权利。

2. 民事再审申请:根据1991年《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认为有错误时,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再审申请不会停止判决或裁定的执行。

3. 申诉:1991年《民事诉讼法》对申诉没有详细规定,直到2012年修正的《民事诉讼法》才将申诉改为申请再审。因此,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生效判决或裁定不服,提出的是再审申请,而不是申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一部分,社区矫正具有惩罚功能。工作对象主要是特定罪犯,包括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等。工作定位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核心在于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特别帮助和服务,根据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 民事再审申请书详细要求及写作指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和第一百八十条的规定,民事诉讼案件的申请书应当包括再审的被申请人、再审请求、具体的申请事由、可以支持诉讼请求的具体证据

  • 抗诉申请的授权委托书格式

    申请人认为认定事实证据不足,故而提起申请,请求人民检察院依据《民事诉讼》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依法提出抗诉。终审裁定认定申请人提供的还款单据没有公章不予支持。法院开庭审理抗诉案件,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再审法庭。提请抗诉申请书是人民检察院在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

  • 再审审查率如何计算

    再审审查率=生效案件再审审查数÷生效案件数x100%。对于前者,审判员一人进行即可,特别是对当事人提交的再审申请书,要审查其再审事由是否符合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179条的规定,如果没有或与该条规定不一致,则可要求其补正,如果拒绝补正,则不予登记立案。对于后者,

  • 败诉方申请再审的条件
  • 第三人申请再审条件
  • 申请再审立案后要做些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