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合法人事权益,而控告除了维护公务员合法权益的目的外,还旨在要求上级机关或其他专门机关依法惩办侵害公务员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申诉的客体是人事处理机关的决定,而控告的客体则是侵害公务员合法权益的机关及其领导人员。
申诉的范围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主要涉及人事关系。然而,对于控告机关及其领导人员的行为,没有明确的限制,只要公务员认为该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可以进行控告。
申诉拥有法定的复核、申诉和再申诉程序,具有层级限制。公务员只能按照层级逐级申诉。相比之下,控告则没有层级限制,程序较为灵活。
我国法律中关于怀孕妇女在刑事判决中的特殊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怀孕或正在哺乳的妇女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时,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不被判处死刑。但暂予监外执行需符合一定条件,且对于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在概念、行为性质及处罚等方面的区别。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其情节未达刑事犯罪程度。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包括行政拘留、罚款等,而刑事违法行为的处罚更为严厉。同时,治安管理处罚需遵循行为与处罚法定、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
我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中断情形包括权利人提起诉讼、要求履行义务等。中断和中止的区别在于发生时间、法定事由和法律后果等方面。中断可发生在任何阶段,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决定的事实;而中止只能在最后6个月发生,事由是当事人无法左右的事实
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法律依据,包括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时的查找和处理规定,适用社区矫正的范围以及缓刑的撤销和处理。社区矫正适用的对象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暂予监外执行、裁定假释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