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监督程序,又称再审程序,指的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发现确实存在错误的情况下,按照规定的步骤、方式和方法重新审判该案件。审判监督程序是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非每个案件都必须经历,只有对于已经具有法律效力且存在错误的判决和裁定才适用该程序。因此,它属于一种特殊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的审理对象包括正在执行和已经执行完毕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审判监督程序是由各级人民法院院长提交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或由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决定,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而提起的。
审判监督程序必须经由有权的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审查,认为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实存在错误时,方可提起。
最新的司法解释已经对申诉的期限进行了规定,因此,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不再是无限制的。详细的申诉受理内容请参见本章第2节。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案件的法院可以是原审人民法院,也可以是提审的任何上级人民法院。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案件时,将根据原案是第一审案件还是第二审案件,分别依照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进行。
对于具有特定情形的案件,再审过程中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的刑罚。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一部分,社区矫正具有惩罚功能。工作对象主要是特定罪犯,包括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等。工作定位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核心在于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特别帮助和服务,根据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四种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1、第一审程序,包括第一审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2、第二审程序;3、特殊案件的复核和核准程序,包括死刑复核程序、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案件的复核程序以及适用特殊情况假释的核准程序;4、审判监督程序。 1、刑事审判模
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会对刑事案件进行审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是有一定要求的,审理的程序要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并且要对证据进行核查。已经作出判决的案件,会不会改判,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刑事案件是有审判监督程序的,只要案件判决有错误的,就会进行
刑事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审理部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案情简单、争议不大、处刑较轻的刑事案件所采用的较普通程序相对简化的第一程序。第二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则不适用。(二) 刑事简易程序只能由基层人民法院适用。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虽然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