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审判制度 > 两高:将加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两高:将加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时间:2024-07-14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325
在司法实践中有自由裁量权的规定,自由裁量权是指审判长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可以在量刑的范围内作出判决,但自由裁量权是不可以滥用的,那么两高:将加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由裁量权的监督是怎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两高新规定:加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由裁量权的监督

背景

2016年9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授权两高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决定》,授权在北京等18个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罪行、无异议,并同意量刑建议的情况下,依法从宽处理。

试点情况

截至今年11月底,18个试点地区共确定试点法院、检察院各281个,共审结刑事案件91121件,涉及103496人,占试点法院同期审结刑事案件的45%。其中,检察机关建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占98.4%。

审判效率提升

在试点中,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平均用时26天,人民法院15日内审结的案件占83.5%,当庭宣判率为79.8%,速裁案件当庭宣判率达93.8%,刑事诉讼效率明显提升。

存在问题和困难

然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有的试点地区将“认罚”与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简单等同起来,或将“从宽”绝对化、简单化,对案件具体情节区分不够。试点工作整体推进不够平衡,有的地区试点案件数量偏少、比例偏低。办案规程、工作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加强监督和完善制度机制

为了确保公正廉洁司法,下一步工作将加强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中法官、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依法监督,坚决防止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违法情形。此外,还将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完善认罪认罚案件的量刑标准,为检察机关更准确提出量刑建议、法院更准确裁量刑罚创造条件。同时,正确处理赔偿和解与从宽处罚的关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将赔偿与从宽完全等同起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行政机关处理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原则

    中国行政机关在处理涉及行政赔偿、补偿及自由裁量案件的调解程序及相关原则。在依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基础上,调解应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损害国家和公共利益。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特点也对于理解这一过程有重要作用,其特点是法官在审判过程中的决策权,旨在处理案件并尊

  • 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法律制度
  • 证据的关联性规则及其在司法中的作用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