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执行承担

时间:2024-08-15 浏览:4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611

民事诉讼法对被执行人的权利义务承受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13条的规定,对于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的情况,应以其遗产来偿还债务。而对于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组织终止的情况,则由其权利义务承受人来履行相应的义务。

一、被执行人法人或组织的分立、合并

在执行过程中,若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生分立或合并的情况,其权利义务将由变更后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来承受。如果被执行人按照法定程序分立为两个或多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那么分立后存续的企业将按照协议确定的比例来承担债务。若分立不符合法定程序的,裁定将由分立后存续的企业按照其从被执行企业分得的资产占原企业总资产的比例,对申请执行人承担责任。如果被执行人被撤销且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可以裁定该权利义务承受人为被执行人。当被执行人被撤销、注销或歇业后,导致被执行人无遗留财产或遗留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开办单位在所接受的财产范围内承担责任。

二、其他组织无法履行义务的情况

在执行中,如果其他组织无法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其他组织依法承担义务的法人或公民个人的财产。具体情况包括以下三种:

(1) 被执行人为个人合伙组织或合伙型联营企业,无力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业主的其他财产。

(2) 被执行人为个人合伙组织或合伙型联营企业,无力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追加该合伙组织的合伙人或参加该联营企业的法人为被执行人。

(3) 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无法清偿债务时,可以裁定企业法人为被执行人。如果企业法人直接经营管理的财产仍无法清偿债务,人民法院可以裁定执行该企业法人其他分支机构的财产。

三、法人或组织名称变更

在执行中,如果作为被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发生名称变更,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后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为被执行人。

四、被执行人无财产清偿债务

如果被执行人无财产可用于清偿债务,并且其开办单位对其开办时投入的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的情况下,可以裁定变更或追加其开办单位为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人在注册资金不实或抽逃注册资金范围内承担责任。但如果被执行人的开办单位已经在注册资金范围内或接受财产的范围内向其他债权人承担了全部责任,人民法院不得裁定开办单位重复承担责任。

五、被执行人公民死亡

如果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并且其遗产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变更被执行人,由该继承人在遗产范围内偿还债务。如果继承人放弃继承,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执行被执行人的遗产。

《规定》对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主体的裁定责任

根据《规定》第83条的规定,对于变更或追加被执行主体的裁定责任,由执行法院的执行机构进行办理。这一规定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31条、《意见》第271条至274条以及本规定进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

    诈骗款的追缴问题。首先提及追缴赃款的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应当依法追缴赃款赃物及其收益,以保护被害人权益。其次,被害人的损失认定及发还赔偿也涉及相关法律条文。最后,对于财产的保全措施进行了解释,强调查封、扣押效力及被执行人违规处置财产的后果。摘要介绍了文

  • 如何保全被执行人的土地

    如何保全被执行人的土地。首先,根据法律依据,人民法院可以在必要时对土地使用权进行预查封。其次,介绍了债的保全的定义和制度,包括债权人的代位权和撤销权两种制度。这些措施旨在保持和恢复债务人的责任财产,确保判决的执行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