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辩护 > 答辩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答辩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3-11-30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924

补充证据以防止举证期限过期

根据最高院的举证规则,法院在立案时通常会向原告发出一份举证告之书。在上海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举证期限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立案后的七日内,二是在开庭前。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只需在开庭前提交证据即可。但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务必要按时交纳证据,否则可能会被对方律师抓住把柄,处于被动。

及时与承办法官联系以了解开庭时间

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法院应在开庭三日前将传票送达双方当事人。然而,法院开庭的时间会影响双方庭外调解的进度和成功率,因此,提前了解法院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如果对方提交了答辩状,您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并收到,以了解对方的心理动态。

不放弃与对方进行调解协商

虽然诉讼到达法院,但这并不意味着双方必定要在法庭上见面。将诉讼提交至法院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使双方认识到客观事实,认真审视自己的离婚要求,从而增加庭外和解的可能性。因此,在此期间与对方保持联系并就调解事宜进行协商仍然是必要的。

开庭时应注意的问题

您必须确保携带所有诉讼材料,如身份证、答辩状和证据原件。法院通常要求当事人进行陈述,最好提前写好并在开庭时参考。由于原告和被告所处的角度不同,所准备的陈述材料也不同。作为原告,在陈述时应尽量清楚地描述夫妻感情破裂的表现,并提供相关例证。作为被告,应围绕夫妻感情尚可、未达到分手地步为中心,摆事实讲道理。切勿强调对方某一点陈述与事实不符,而应把握整体方向,避免被对方牵着鼻子走,陷入被动。

在辩论阶段,听对方陈述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因对方的不中听言辞而头脑发晕。对方说的错误之处应记下,然后继续听下去。在反驳时,要有条理地围绕自己的主张进行反驳。许多当事人在答辩时往往按对方的错误逐条纠正,将其作为辩论提纲,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应该有自己的思路,不要顺着对方的安排走,以免陷入对方设下的陷阱。

仔细阅读法院的判决书,决定是否服判或上诉

判决书下来后,当事人往往会先看判决结果,或喜或悲。但对于判决书中的内容和法院判决的依据,往往少有当事人仔细研究和推敲。

判决书中有三个部分最为重要:

  1. 本院查明……
  2. 本院认为……
  3. 如下判决……

判决结果的基础是本院查明的事实,判决的依据是本院认为的理由。实际上,很难找到一份没有任何瑕疵的判决书,但仅有瑕疵并不意味着找到了上诉的理由。应该看法院判决所依据的关键事实是否真实、客观。一般情况下,一审判决一旦生效,除非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只存在一些细微问题的情况下,即使上诉,二审法院改判的可能性较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编写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证明

    如何开具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证明,包括无违法违纪证明和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应用。无违法违纪证明用于证明个人在居住地区没有违法违纪行为,无犯罪记录证明则适用于特定情形,如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政审、吸收新党员政审等。文章还规定了不列入证明范围的情形,如征兵政审、

  • 刑事诉讼辩护人的资格

    刑事诉讼辩护人的资格及权利。符合律师资格条件的人员、由人民团体或单位推荐的人员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等可担任辩护人。但正在执行刑罚或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能担任。辩护人在诉讼中有权查阅相关材料、与被告人沟通,并在法庭上积极辩护,可申请新的

  •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公开吗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是否公开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宣告判决的过程必须公开进行,不论当庭还是定期宣告,判决书均需送达相关当事人、检察院、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因此,即使案件不公开审理,其宣判仍然需要公开。

  • 哪些犯罪记录无法查询到

    犯罪记录查询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公众无法查询有犯罪记录的个人信息,只有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才有权查询。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封存,不能被随意查询,而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则可以被查询到。文章还解释了什么是刑事犯罪记录,包括其定义和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划定。

  • 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的通知
  • 近亲属是否可以作为辩护人?
  •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和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