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询法是一种常用的合同风险识别方法,包括调查问卷法、面谈法、专题讨论法和德尔菲法等。在合同审计中,常使用调查问卷法来识别合同风险。调查问卷主要涵盖合同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岗位职责制订与履行、合同管理流程以及合同管理基础工作等方面。
流程图法是一种简洁直观的合同风险识别方法,通过绘制合同全过程的流程图,确定关键控制点和识别合同风险。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发现风险因素。
测试表法是一种将合同各关键控制环节以测试表的形式进行测试的合同风险识别方法。通过测试表,可以查找合同管理的风险点和控制缺陷,并提出规避和防范风险的措施。常见的测试表包括市场准入控制测试表、招投标和授权批准控制测试表以及合同条款内容及履行情况测试表等。
现场观察是一种深入合同相关方现场,了解合同双方资质资信情况、观察工艺流程以及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合同风险识别方法。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够提高审计质量。
历史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审查与合同相关的财务、统计和企业管理历史资料来识别合同风险的方法。例如,通过检查车辆索赔记录和其他风险信息,可以确定已投保车辆修理费是否记入成本。
环境分析法是一种对相关方社会环境变化趋势和可能变更的法律法规进行深入分析的合同风险识别方法。通过环境分析,可以查找风险因素和潜在影响。
根据风险源的不同,企业在合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受国家法律环境、政治环境和社会自然环境的影响。内部风险主要包括决策风险、过程风险、技术风险、非技术风险和财务风险等。
根据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频率和损害性的不同,可以将风险分为高频率、高损害风险;高频率、低损害风险;低频率、低损害风险以及低频率、高损害风险。
在企业实施合同管理的过程中,环境风险和流程风险可能以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客户风险、决策风险和过程风险等。企业必须正确认识这些风险,并尽可能避免和降低风险。
客户风险是由于客户原因造成的风险,例如客户不配合导致合同执行结果存在风险,以及客户不履行支付行为导致的违约信用风险。
决策风险主要表现在合同项目决策时可能产生的风险,包括产品、技术、方案和供应商等方面的风险。
过程风险是指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主要涉及质量、资金、进度等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风险。过程风险包括质量风险、资金风险、进度风险和运输风险。
建立健全合同风险管理机制是及时识别、降低和化解风险的有效手段。主要包括优化业务流程、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监控机制等。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合同管理关键控制点的风险要素,并依据风险管理的原则,建立相应的控制制度,不断改进、优化业务流程,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目标。
针对关键控制点,应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客户资信评估、合同评审、合同审计、合同项目负责制和合同过程控制等。通过这些制度,可以提高风险管理时效,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
建立供方档案库和监督机构,对合同执行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和跟踪,并提出防范措施,是企业有效控制风险的必要手段。此外,还应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为转移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应考虑对决策行为、交易活动以及经营资产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给予保险。常见的保险包括董事责任险、货物运输险、财产险和责任险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合同风险,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置对策。例如,对于损失大、概率大的合同风险,可以加大工程监理和验收力度,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对于损失小、概率大的风险,可以采取年初一次招投标的方法来降低风险量。对于损失大、概率小的风险,可以通过保险转移或在合同条款中明确责任转移。对于损失小、概率小的风险,可以督促相关单位采取积极措施来控制风险。
企业合同管理活动中充满了风险,只有积极的风险监控措施才能有效化解风险、降低风险损失。因此,企业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开展风险管理活动,以保障企业健康发展。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