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侦查监督厅日前下发意见,明确规定对于存在违法嫌疑的侦查行为,应当采取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办案人员、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核实,并可视情况建议更换办案人、排除非法证据。
修改后的刑诉法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对侦查人员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的权力,为法律监督权的有效行使提供了充分保障。《关于侦查监督部门调查核实侦查违法行为的意见(试行)》则将进一步规范调查核实侦查违法行为工作。
意见将侦查监督部门调查核实的范围限定在侦查阶段的侦查活动违法行为,其中以侦查活动中的非法取证行为为重点。明确规定侦查监督部门通过审查案件或者接到当事人等的控告、申诉、举报,发现侦查活动可能存在采用刑讯逼供,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证人证言,严重侵犯当事人合法权利或影响侦查工作依法公正进行等违法情形,尚未涉嫌犯罪的,可以要求侦查机关(部门)书面说明情况。根据现有材料不能排除违法嫌疑的,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意见指出,侦查监督部门对于侦查机关(部门)提请(报请、移送)审查逮捕的案件,发现可能存在非法取证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经过调查,认定存在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犯罪嫌疑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情形的,应当依法排除非法证据,不得作为批准逮捕或者决定逮捕的依据。
根据意见,调查结果的处理分以下几种方式:对于未发现问题的,及时做好答复解释工作;对于侦查违法情形,综合行为性质和造成的危害后果,根据情况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予以纠正;对于涉嫌犯罪的,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部门)依法处理。此外,为保证诉讼活动的公正性,可视情况建议更换办案人、排除非法证据。
希望通过上面的内容您能对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一些相关的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其中规定了不同类型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可以延长的特殊情况。审理期限不包括鉴定、补充侦查等期间。目的是确保公正、高效处理案件,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如何申请检察院启动刑事抗诉程序。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请求。检察院在收到请求后五日内应作出决定并答复。同时,上诉和抗诉的期限分别为十日和五日,从接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日算起。
刑事案件二审的审理期限及相关规定。法院应在两个月内审结上诉、抗诉案件,但特定情况可延长。地方各级检察院只有在一审判决、裁定有错误时才可抗诉。第二审法院在审理被告上诉的案件时不得加重刑罚,但检察院抗诉或自诉人上诉的案件不受此限。同时,上诉不加刑原则在二
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辩护人是专门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其职责范围明确,只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非全部权益。辩护人与公诉人、审判人员的职能不同,其诉讼地位平等,都是依法履行职责。同时,辩护人与审判人员之间存在协助与配合关系。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