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和解程序 > 刑事和解出现的问题

刑事和解出现的问题

时间:2025-02-06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568
在很多时候我们处理我们的案件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既然在处理案件的时候会出现问题,那么在相关和解方面也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只有预先知道了会出现的问题及时预防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下面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在网上找到的相关刑事和解出现的问题了,希望能顾帮助到大家!

新《刑事诉讼法》中刑事和解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问题分析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了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将刑事和解引入刑事诉讼案件处理范围。然而,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对司法效果产生了影响。

首先,一些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以签订谅解书和赔偿协议书为前提,威胁对方接受刑事和解,扭曲了“以钱买刑”的初衷,可能导致司法腐败,对司法公正造成长期而深远的伤害。

其次,签订赔偿协议和谅解书可以获得轻判,但这要求具备赔偿能力,对穷人心理上造成负担,怀疑法律的公正性,并使其在富人面前处于弱势地位。

这些问题扭曲了刑事和解的初衷,对社会造成了危害和不良影响,也影响了我国法治的进程。

对策建议

为解决刑事和解中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应遵循法律规定,以法律为基本限度。刑事诉讼法已明确规定了适用刑事和解的犯罪类型,检察机关不应突破现行法律的规定。在量刑问题上,被告人的真诚悔过并不是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法定情节,不能仅仅因为赔偿损失、取得谅解而降低被告人的量刑等级。

其次,应完善审查机制,重点审查当事人是否自愿。检察机关应建立健全审查机制,对当事人达成的刑事和解协议和谅解进行审查,重点考察当事人是否自愿,被害方是否明确、自愿表示对对方予以谅解,避免被害方被迫接受赔偿并写下谅解书。

第三,应完善非羁押强制措施,加强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为强化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应完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配套制度,特别是探索建立羁押替代性制度,以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应规范量刑建议,防止刑事和解成为贫富差距的推动力。在刑事案件审理中,应综合考虑被告人的赔偿能力、主观积极程度、其他影响量刑的情节等因素。对于没有足额赔偿且家庭困难的当事人,如果具备其他条件,主观恶性不大,悔罪表现良好,可以建议法院判处缓刑。

最后,应救助弱势群体,监督赔偿执行情况。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检察机关应告知双方拒不履行和解协议的法律后果,并记录在案。为确保协议得到执行,可对协议进行追踪监督,并制定相关制裁措施。必要时,对被害人进行积极救助,以实现良好的司法和社会效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和解的定义和阶段

    刑事和解的定义和阶段,指出刑事和解包括侦查阶段、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并分析了在侦查阶段和审判阶段不适宜进行刑事和解的原因。此外,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刑事和解协议的内容、结案方式和基本程序,包括调解员的作用以及人民法院或司法行政部门的监督职责。摘要版内容要

  • 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法律效力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 刑事案件和解的阶段

    刑事案件和解的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具体处理方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减轻刑事责任。对于不同阶段的刑事案件,如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等,都有相应的和解后的处

  •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刑事和解的相关程序规定。包括适用刑事和解的公诉案件类型,如涉及民间纠纷和过失犯罪的案件,以及和解的条件和程序。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刑事和解协议书的制作、审查、签署、履行以及确认的程序规定。

  • 刑事诉讼调解程序的明确性要求
  •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刑事和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