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是一种通过中间人的主持,促使有争议的双方各自做出让步,达成一致意见,以解决纠纷的手段。在刑事诉讼中,刑事调解是在中间人的主持下,促使被害人和被告人就赔偿纠纷达成一致意见。
刑事调解的范围仅限于被害人与被告人的赔偿纠纷。对于被告人是否定罪以及如何量刑,由法院代表国家决定,不能通过调解达成一致意见。
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担任调解人。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担任调解人。在审判阶段,法院担任调解人。
在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并全部履行,就不能再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审判阶段,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并当时履行,法院将记录在案,不再审理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当时无法履行,法院将制作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效力。如果无法达成调解协议,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将与刑事案件合并审理。
附带民事诉讼仅限于被害人的物质损失,而刑事调解没有此限制,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后,精神损失也可以得到赔偿。附带民事诉讼每一项赔偿要求都需要有证据支持,而刑事调解不一定要求有证据。刑事调解协议依赖于双方的自愿达成和及时履行,因此能够得到有效执行。然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依赖于国家的强制执行力,无法保证执行成功,特别是当被告人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时。
第二审人民法院在二审期间如何处理附带民事诉讼的问题。当事人可依法进行调解,调解成功则解决纠纷,不成功则可在刑事判决或裁定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同时,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时,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包括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人民检察
刑事自诉案件的特点及程序。刑事自诉案件是由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特点包括直接起诉、调解和撤诉、反诉权以及上诉和申诉。审理程序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进行,确保被答辩人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刑事案件和解的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具体处理方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减轻刑事责任。对于不同阶段的刑事案件,如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等,都有相应的和解后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