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审计证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审计证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时间:2024-05-22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79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获取的用以说明审计事项真相,形成审计结论基础的证明材料。任何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都必须以合理的证据作为基础,否则,审计报告就不可信赖。因此,收集、鉴定、综合审计证据是审计工作的核心环节,审计人员必须从审计证据质量控制入手,加强审计质量控制。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审计证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审计证据不够充分

根据《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规定,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人员形成的审计结论必须有足够的审计证据支持。然而,在实践中,有些审计工作底稿只是抄录了被审计单位账表上的数字,没有明确记录数字的准确性、来源和合法性,导致在重新取证时发现问题并非如初步判断。此外,一些审计人员在取证之前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决策,盲目取证,导致证据不充分和不相关。

相关事实证据不清楚

审计证据是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应能清楚地描述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支持对问题的审计定性。然而,在实践中存在相关事实证据不清楚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审计证据与审计定性严重脱节,审计工作底稿中缺乏充分和相关的证据;取证材料含糊不清,没有坚持一事一证;对相关事实描述词不达意,漏掉关键的取证内容;取证记录中使用了中性词、含糊词,以争取被审计单位认可;取证内容不全,只记录了一些数据,没有文字说明材料。

取证材料不够规范

由于缺乏对审计证据充分性和相关性的标准尺度,取得的审计证据既存在不充分和过多的问题。审计人员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多,但相关性较差,与审计目标和审计事项缺乏联系,与要查处的主要问题关系不大甚至无关。此外,审计人员在取证过程中没有记录必要的过程记录,仅仅是简单抄录要反映事项的内容,没有计算依据或其他必要的说明;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说明材料和调查函证的审计事项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审计组成员自制的取证材料格式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格式,数据来源不清。

审计取证方式单一

审计人员偏好就账查账的审计取证方式,导致审计证据局限于会计凭证、账薄、报表等资料的摘录和复制,对口头证据、录音、录像、照片、计算机储存处理的证据以及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的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等方式的取证较少或根本没有使用,使得审计证据片面,说服力不够。

加强审计证据质量控制的方法

明确具体的取证目标

审计人员应围绕审计目标收集审计证据,保证审计证据的相关性。不同性质的审计项目具有不同的具体取证目标,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和选择审计取证的目标。例如,在财务审计中,具体取证目标是证实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在绩效审计中,具体取证目标是各项经营指标和效率指标的完成和实现情况。

科学评估重要性水平

审计人员在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时,应考虑重要性因素。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对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审计人员应科学判断重要性水平,从而决定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获得更多的审计证据或者少量的审计证据。

获取不同种类型的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有多种类型,它们的可靠性不同。根据审计证据的外型特征,可以将其分为实物证据、书面证据、口头证据和环境证据。审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获取不同类型的审计证据,以提高审计证据的质量。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审计证据的质量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为了提高审计取证的质量,审计机关应确保具备相应资格和业务工作能力的审计人员承担审计项目,并进行继续教育,让审计人员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熟悉最新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从而提高审计取证的能力和审计证据的质量。

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审计项目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责任,各负其责。审计机关应建立并完善审计取证工作的分级负责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对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组长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确保审计证据的质量。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刑诉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

    刑事诉讼证据的法律性及其表现。证据的法律性指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和法定程序获得的事实材料才具有证据资格,也称为证据的合法性。证据的法律性主要表现在证据种类的法定性、收集证据的主体和权限的明确性,以及收集、查证、质证和认证过程的规范性。法律的这一特性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 无过错方在财产分割中的先机
  • 行政诉讼中的认证规则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