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和解程序 > 公诉案件和解的范围有哪些

公诉案件和解的范围有哪些

时间:2024-03-2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791

公诉案件和解的范围及其法律术语解析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公诉案件和解

根据《刑法》第四章、第五章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侵犯财产犯罪的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行为涉嫌的罪名属于两类犯罪。这些犯罪行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

民间纠纷是指公民之间因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纠纷。例如,恋爱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债务纠纷等。根据《民间纠纷处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这些矛盾引发的纠纷都可视为民间纠纷。

根据有关事实和证据,对犯罪嫌疑人所涉罪行进行认定,根据《刑法》规定的量刑幅度,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常见的犯罪罪名包括过失致人伤害罪(轻伤)、侮辱罪、诽谤罪等。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和解

除了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也可以进行和解。这些犯罪行为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

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其法律术语解析

一、刑事和解具有履行风险

在司法实践中,虽然一些被害人和加害人达成了和解协议,但并不意味着协议能立即履行。如果和解协议在达成后,加害人无法立即履行或者延期履行,刑事和解的效果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检察机关在协议没有履行完毕之前做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审判机关在协议没有履行完毕之前做出判决,那么在加害人有能力却不履行协议的情况下,就无法启动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程序。这样,被害人的利益没有得到保护,刑事和解也变成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处罚的“保护伞”,与刑事和解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刑事和解易被误认为“花钱买刑”

刑事和解一直伴随着争论,被认为为犯罪却不坐牢的人提供了机会,即有钱就可以不坐牢。例如,杭州飙车案中,双方达成了113万元的高额民事赔偿协议,肇事者胡斌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此案被指为“花钱买刑”的典型。

三、刑事和解可能导致滥用职权

刑事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应依法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也必须秉公判决。然而,在刑事和解制度下,司法机关往往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

例如,检察院按照自己的规定,对达到所谓“和解”要求的刑事案件不提起诉讼,实际上是无形之中扩大了自身的职权,规避了法院的职权。对于法院而言,他们可以依法对和解的案件从宽处罚,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一步扩大。然而,将“和解”作为刑事案件的不起诉条件或从宽处罚条件,可能会为司法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创造条件,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不利于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长远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刑事和解协议

    王**驾驶超载货车导致的重大交通事故及其刑事和解协议。事故导致被害人张**死亡,双方协商后达成和解协议,包括经济赔偿、纠纷解决、收款和谅解书、财产转移限制、违约责任等内容。刑事和解适用于犯罪嫌疑人的有罪答辩和双方自愿和解,主要适用于轻微财产性犯罪案件

  • 刑事和解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刑事和解的定义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刑事和解是指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新刑诉法规定,涉及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盗窃罪犯等可适用

  • 自诉刑事案件和解原则

    自诉刑事案件和解原则,包括是非分明、自愿守信、公平合理和规范合法四个原则。在刑事和解中,必须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并体现加害人的轻罚或非刑罚化方式处理的平等性,同时遵循法律程序规范进行。

  • 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法律效力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 刑事案件和解的阶段
  • 刑事案件的和解问题及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 刑事和解后判处缓刑是否可以上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