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不起诉并不与犯罪直接相关,不起诉并不意味着当事人有罪,因为不起诉意味着没有作出有罪判决。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案件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例如,侦查过程中出现了事实错误,或者对法律的理解有误,将非犯罪情况当作犯罪追究,或者将无辜者误认为犯罪嫌疑人,又或者行为人是精神病人或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法律规定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等。在这些情况下,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于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时,如果证据不足、事实不清,应当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或者自行侦查。一般情况下,检察院不应当不经过补充侦查程序而直接作出不起诉决定。只有经过补充侦查后,仍然证据不足,才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例如,经过补充侦查后仍然缺乏定罪的主要证据或基本的证据,或者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又无法查证属实,各种证据之间有矛盾,不能合理排除,有可能得出其他结论等,都属于证据不足的情况。并非一定要经过两次补充侦查后才能作出不起诉的决定,法律并未规定。只要人民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且没有必要进行第二次补充侦查,即可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之一时,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了以下几种情形: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况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以上是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的四种情况。人民检察院在作出不起诉决定时,应当制作不起诉决定书,并公开宣布。同时,应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被不起诉人和其所在的单位。如果被不起诉人在押,应当立即释放。不起诉决定在法律后果上属于无罪。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应当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如果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决定错误,可以要求该检察院复议一次。如果人民检察院仍坚持不起诉意见,公安机关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如果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维持原决定,那就是最终决定。在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复议或复核期间,不得影响不起诉的执行,不能以复议、复核为理由继续羁押被不起诉人。
未成年人小小涉嫌聚众斗殴一案的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情况。针对小小的具体情况,包括案情概述、未成年人从轻处罚原则适用、自首情节和悔罪态度、初犯偶犯和犯罪情节轻微、取保候审期间表现良好等方面,建议贵院依据刑事诉讼法对小小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以体现教育为主
刑事案件证据目录的编写方法以及刑事案件起诉书的主要内容。在刑事案件中,证据目录是当事人需要如实填写的关键文件,包括序号、证据种类、页数、证据原件或复印件等。起诉书则包括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及附项。另外,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案件的定义和基本特点,以及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及其在特殊情形下的变更规定。起诉书是检察机关对犯罪行为提起公诉的法律文书,具有不可变更性。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漏罪、追加起诉对象到案等情形,检察机关可进行补充起诉、追加起诉和变更起诉。变更起诉书时必须明确说明原起诉书中被变更的内容已
刑事谅解书的撰写方法和应用场景。在纠纷发生后,双方经过协商达成赔偿协议,受害人同意谅解犯罪嫌疑人,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并请求司法机关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双方和解可以获得从宽处理和不起诉等处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