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专项资金审计重点是什么

专项资金审计重点是什么

时间:2023-09-26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92
专项资金审计是审计机关对专项资金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的监督活动。专项资金审计只对某项资金的收支活动进行审查,一般不需要涉及被审计单位的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活动。

一、专项资金项目计划的下达和执行情况

1.审查计划下达情况

审查财政、计划及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是否按照国家批准的计划下达项目投资计划和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

2.审查计划执行情况

审查是否将年度项目计划层层落实到具体实施单位,项目是否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实施。

审查是否存在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内容、建设规模等问题。

二、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

1.审查资金筹集和配套资金情况

审查各级财政部门是否按计划筹集、落实配套资金,配套资金是否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审查是否存在虚假配套的问题,如通过虚假报表、虚开发票、虚列支出、虚增工程量或将群众自筹的实物和投入的劳力来抵顶配套资金等方式。

对未配套的情况,应分析原因。

2.审查资金拨付情况

审查资金是否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分配。

审查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下级财政或用款单位,有无截留欠拨、平衡预算及挤占挪用等严重违法违纪问题。

3.审查资金使用情况

审查专项资金主管部门是否按规定将拨入的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使用单位。

审查是否存在欠拨、出借、放贷、弥补经费、改变资金投向、提取或变相提取项目前期费、吃回扣回流资金等谋取小团体利益问题。

审查项目实施单位对拨入的项目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有无账外设账。

审查是否按规定时间开工和完工,是否按批准的项目和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

审查完工的工作数量和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审查是否存在擅自更改项目内容、工程位置、违规提取项目管理费、虚列支出、截留转移、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贪污私分、挥霍浪费等问题。

三、专项资金财务管理情况

1.审查资金管理制度

审查财政、项目主管部门以及项目实施单位对专项资金是否实行专人专账、专户管理。

2.审查资金安排和支出核算

审查资金安排、支出核算和管理是否到项目。

审查是否存在扩大开支范围、将一些不合理的费用列入专项资金支出中的问题。

审查是否存在改变资金用途、将各项专款调剂使用的问题。

3.审查预决算和工程造价

审查工程项目的预决算是否真实。

审查是否存在高估工程量,高套预算定额虚增造价,虚列支出搞计划外工程套取专项资金等问题。

四、项目实施和效益情况

1.审查项目合规性

审查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

审查是否实行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承包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审查勘察、设计施工及供货单位是否具备工程建设所需的资质等级。

审查是否存在层层转包的问题。

2.审查工程质量和安全

审查工程建设中是否存在重大损失浪费及质量隐患等问题。

3.审查项目效益

审查项目计划制定是否合理,完工验收项目是否达到预期效益。

审查是否因立项不准、责任不清、管理不善或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或事故隐患问题。

审查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如未达到预期目标,应进行原因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改进意见或补救措施。

通过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服务于领导决策和管理,提升审计工作自身的地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 工厂物料管理专项审计的目的以及范围
  • 不同类型经济责任审计的共同点与区别
  •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的运用有哪些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