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附条件不起诉 > 公诉案件不起诉的含义

公诉案件不起诉的含义

时间:2024-03-11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925
一、法定不起诉(绝对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

一、法定不起诉

法定不起诉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1款的规定,当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时,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法定不起诉适用于以下六种情形:

1.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的情况。

2.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情况。

3.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情况。

4.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情况。

5.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情况。

6.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二、酌定不起诉

酌定不起诉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3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根据刑法规定,以下几种情形可以适用这种不起诉:

1. 犯罪嫌疑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依照中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事处罚的情况。

2. 犯罪嫌疑人又聋又哑,或者是盲人的情况。

3. 犯罪嫌疑人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过当而犯罪的情况。

4. 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情况。

5.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没有造成损害的情况。

6.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情况。

7. 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情况。

8. 犯罪嫌疑人自首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人民检察院在确认犯罪嫌疑人具备上述情形之一后,还必须在犯罪情节轻微的前提条件下才能考虑适用不起诉。即人民检察院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的年龄、犯罪目的和动机、犯罪手段、危害后果、悔罪表现以及一贯表现等因素,只有在确实认为不起诉比起诉更为有利时,才能做出不起诉决定。

三、证据不足不起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4款的规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如果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做出不起诉的决定。这种不起诉的前提是案件必须经过补充侦查。需要指出的是,所谓“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并不意味着检察机关有权在起诉与否之间做出自主选择,因为证据不足属于不具备起诉条件的情况,因此不能提出起诉。因此,所谓“可以”一词的表述并不准确,科学的表述应为“应当”。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则》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不能确定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或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

1. 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情况。

2. 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情况。

3. 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情况。

4. 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办理免于起诉申请

    免予起诉的概念、决定及条件。免予起诉适用于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依法自主决定。免予起诉的条件包括犯罪行为构成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以及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情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免予起诉决定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包括制作免予起诉决定书并公开宣

  • 一、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现状

    中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现状,介绍了该制度的适用范围和条件,以及其相较于传统不起诉制度的特点。然而,该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范围过窄、适用条件过于简单、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等。

  • 刑事诉讼不起诉性质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通过后,不起诉制度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免予起诉制度不再适用。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界定不起诉的性质。不起诉是公诉机关基于控诉职能作出的决定,只有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案件才能提起诉讼,其他不符合条件或没有起诉必要的案件,公诉机关会依职权作出不起

  • 刑事公诉案件的撤销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已经侦查的案件,因为存在法定的情形依法予以撤销,终止诉讼。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在审判过程中,因公诉人撤回起诉,自诉人撤回自

  • 如何撤销刑事案件
  • 公诉案件被害人是否有权委托诉讼代理
  • 审理过程中发现漏罪办案期限怎么计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