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上诉状,是民事、行政或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审民事、行政或刑事判决或裁定不服,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期限,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时使用的文书。
申诉状亦称“诉状”指公民或法人因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的文书。申诉状是诉讼当事人对已生效的裁定、判决、调解书,认为有错误,请求原审人民法院或上级法院给予复查纠正而写的司法文书
(1)、针对的对象不同。申诉状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的书状;而上诉状是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提出的。
(2)、期限限制不同。申诉状的提交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或有新的理由,随时都可提出;而上诉状则受上诉期限的限制,超过限制则不能提出上诉。
(3)、提出的主体不同。上诉状的提交必须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是委托处理人或近亲属则需经当事人同意;申诉状提出的主体则没有限定必须是当事人,只要是具有权益的人都可提起申诉,而不必征服案件当事人的同意。
(4)、法律后果不同。上诉状引起的是二审程序,不管当事人提出的上诉是否合理,二审法院都要对案件进行审理;申诉状提出后,未必会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只有经司法机关审查后,认为原处理决定确有错误,申诉合理合法的,才会通过审监程序进行再审,否则就不会产生再审程序。
白XX因交通肇事逃逸罪上诉一案。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在量刑和民事赔偿主体认定上存在错误。量刑方面,虽然认定白XX具有自首等法定从轻情节,但判决仍偏重;民事赔偿方面,白XX作为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应由雇主承担赔偿责任,而一审法院却判令雇员承担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申诉书的撰写内容、申诉期限、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以及履行调解书或裁决书确定的义务。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类型,包括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各类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争议等。
刑事上诉状的理由及相关规定。首先阐述了上诉权的行使不受限制,并介绍了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提起二审抗诉的两种情况。接着描述了上诉期限,包括不服判决、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以及申请抗诉的期限。最后,还说明了上诉期限的计算方式。
劳动争议仲裁申诉书的撰写方式及注意事项。申请书需包含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详细信息、请求事项以及事实和理由。在书写时,应实事求是、有法可依、以理服人,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同时,需注意引用法律条文进行论证,以阐明主张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