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判决执行是指人民法院或行政机关对拒绝履行判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取强制措施的活动。与民事执行、刑事执行以及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相比,行政判决执行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行政判决执行的主体既包括人民法院,又包括行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65条第2款的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判决。因此,行政判决执行是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共同进行的活动。
行政判决执行的对象包括财物、行为以及人身。行政判决执行是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的结果,其执行的内容取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因此,行政判决执行涉及对财物、行为以及人身的执行。
行政判决执行所执行的是人民法院的判决,而不是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机关执行自己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能称为行政判决执行。行政判决执行是行政诉讼的最后阶段,而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是其继续。
虽然行政机关在某些条件下对行政诉讼判决拥有强制执行权,但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与对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拥有的强制执行权属于行政程序中的强制执行。因此,行政判决执行应当由行政法予以规范,而不应纳入行政诉讼法的调整范围。
此外,我国行政诉讼立法对行政机关如何执行生效行政判决也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因此,行政判决执行的主体从广义上可以包括行政机关,但从行政诉讼立法的本意角度出发,主体应当只是人民法院。
因此,行政判决执行的概念应当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对已生效的行政判决,在义务人逾期不履行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实现生效行政判决的法律活动。
刑事自诉案件的流程和相关细节。自诉案件包括侮辱、诽谤罪等案件类型,自诉人需向法院递交刑事自诉状。法院会认真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审判过程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自诉人需积极参与庭审,否则可能按撤诉处理。最终,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保全的概念及其相关议题。保全涉及到保险公司在契约变更等项目的售后服务工作,同时也涉及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的法律制度。证据保全旨在保护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涉及固定保管、预先调查等方面的内容。财产保全是一种预防性措施,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此外,文章还介绍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适用范围。它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解决涉及民事权益的争议的方式,法律适用上除刑法、刑事诉讼法和刑事司法解释的规定外,还适用民事法律的相关规定。其范围包括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和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告人的赔偿情况会
域名从最初的技术概念逐渐演变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标识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域名成为企业在网络空间的商业形象代表,具有宣传和销售功能。域名的商业标识价值不断上升,成为企业竞争的对象。然而,域名资源有限,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域名抢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