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纪委相关政策解释,有权使用“双规”的机关只能是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部门。
针对“双规”适用对象,中纪委在不同时期作出过多次解释。最初规定可以适用所有涉及违纪案件的当事人,但随着纪检部门在反腐败中的重要角色日益突出,“双规”的曝光率不断增加。因此,中纪委对“双规”适用范围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目前的规定是只适用于违纪且需要立案查处的党员。
纪检监察机关不会随意对调查对象采取“双规”措施,只能对已掌握一些违纪事实及证据,具备给予纪律处分的涉嫌违纪党员或行政监察对象使用。此外,使用“双规”的阶段限制在案件调查阶段,使用主体限制在一定级别的纪检监察机关,使用时限需要从严掌握,并在申请使用时报批具体时限。使用地点也有具体规定。
随着体制改革和措施改进的推进,纪检监察机关行使“双规”措施将越来越规范和严格,适用范围对象将越来越小,适用频率将越来越低。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民事诉讼中证据不足被驳回后,当事人是否可以再次起诉的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如果因证据不足而驳回起诉,但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时,可以向法院再次提起诉讼,法院应当予以受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裁定驳回起诉的几种情形。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刑法中的几个重要条款的解释。针对刑法第三十条,对于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组织策划者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九条,解释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对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