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切实保障律师诉讼权利的规定》。该规定于2015年1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共包括10条具体措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锋表示,该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对律师知情权、阅卷权、出庭权、辩护辩论权、有关申请权以及人身安全的保障。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律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规定》强调要依法保障律师出庭权、庭审中的辩论、辩护权、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申请调取证据的权利以及律师在庭审中的人身安全。例如,《规定》要求,在确定开庭日期时,应为律师预留必要的出庭准备时间。若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改开庭日期,应提前三日告知律师。若律师因正当理由请求变更开庭日期,法官可在征询其他当事人意见后准许。此外,律师带助理出庭应受到准许。除非律师发言过于重复、与案件无关或相关问题已在庭前达成一致等情况,法官不应打断律师发言。
郭锋表示,这些规定主要是针对审判实践中存在的律师出庭时间冲突、辩论辩护时间得不到保障、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权利难以落实、调查取证难、人身安全威胁或隐患等问题而采取的对应性措施。
尊重和保障律师诉讼权利体现在为律师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规定》要求,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完善网上立案、缴费、查询、阅卷、申请保全、提交代理词、开庭排期、文书送达等功能。有条件的法院还应为参加庭审的律师提供休息场所,配备桌椅、饮水及其他必要设施。
司法解释的制定和形式。司法解释应遵循法律和相关立法精神,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需要制定,形式包括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立项、审核和协调等工作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对审判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审判等环节。文章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流程和特点,强调了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在管辖贪污贿赂案件时的移交原则,犯罪地的管辖原则,并案处理的情形,辩护与代理中辩护人的资格、法律援助的规定、辩护律师的权利,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以及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刑法中的几个重要条款的解释。针对刑法第三十条,对于公司、企业等单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对组织策划者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和第一百五十九条,解释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的公司。对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