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切实保障律师诉讼权利的规定》。该规定于2015年12月2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共包括10条具体措施。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郭锋表示,该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对律师知情权、阅卷权、出庭权、辩护辩论权、有关申请权以及人身安全的保障。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中,律师的作用至关重要。《规定》强调要依法保障律师出庭权、庭审中的辩论、辩护权、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权利、申请调取证据的权利以及律师在庭审中的人身安全。例如,《规定》要求,在确定开庭日期时,应为律师预留必要的出庭准备时间。若因特殊情况需要更改开庭日期,应提前三日告知律师。若律师因正当理由请求变更开庭日期,法官可在征询其他当事人意见后准许。此外,律师带助理出庭应受到准许。除非律师发言过于重复、与案件无关或相关问题已在庭前达成一致等情况,法官不应打断律师发言。
郭锋表示,这些规定主要是针对审判实践中存在的律师出庭时间冲突、辩论辩护时间得不到保障、申请排除非法证据权利难以落实、调查取证难、人身安全威胁或隐患等问题而采取的对应性措施。
尊重和保障律师诉讼权利体现在为律师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规定》要求,人民法院要进一步完善网上立案、缴费、查询、阅卷、申请保全、提交代理词、开庭排期、文书送达等功能。有条件的法院还应为参加庭审的律师提供休息场所,配备桌椅、饮水及其他必要设施。
司法解释的制定和形式。司法解释应遵循法律和相关立法精神,结合审判工作实际需要制定,形式包括解释、规定、批复和决定四种。立项、审核和协调等工作由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对审判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的相关规定。包括开庭时提供当事人信息,法庭调查阶段审查犯罪事实和证据,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以及合议庭评议和审判阶段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和相关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具有法律效力。
刑事法庭审理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审判等环节。文章详细描述了每个阶段的流程和特点,强调了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指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爷爷的犯罪记录对孙子报考公务员或申请入党的影响。文中指出,如果孙子没有加入这些政治背景相关的活动,爷爷的犯罪记录对其生活和工作影响不大。但报考公务员和申请入党时,政审环节会审查家庭背景,爷爷的犯罪记录可能导致孙子政审不通过。文章还介绍了直系血亲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