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是指能源审计机构根据国家的节能法规和标准,对企业和其他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物理过程和财务过程进行检验、核查和分析评价的一项工作。
能源审计是一种科学方法,它结合了企业能源系统的审核分析、用能机制的考察和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核算评价。通过科学规范地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能源审计可以审计、监测、诊断和评价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效率、消耗水平、能源经济和环境效果,从而发现节能潜力和机会。
政府节能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能源消费状况和年度节能工作计划,负责编制本地区的能源审计年度计划。他们将这些计划下达给相关企业,并委托有资质的能源审计监测部门来实施能源审计。这种形式的能源审计也被称为政府监管能源审计。
在企业认识到能源审计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或在政府主管部门要求开展能源审计的基础上,能源审计部门与企业签订能源审计协议或合同,确定工作目标和内容,并约定时间进行能源审计工作。此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的需要,主动邀请能源审计监测部门对其进行能源审计。这种形式的能源审计也被称为企业委托能源审计。
内部审计机构的使命和职责。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单位和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确保合规并保护资产安全。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其工作内容包括审查财务计划和预算、经济效益和工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包括要求报送资料、审核检查、参加会议、调查取证、临时制止、采取临时措施、提出建议意见以及反映情况等权限。这些权限使得内部审计机构能够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确保部门或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符合法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
国务院法制办、审计署负责人介绍《条例》增加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范围
《条例》对于扩大财政资金运用跟踪审计范围的明确与具体执行方式。涉及建设项目的审计范围被进一步明确,尤其是对使用财政资金占比高的建设项目尤为重视。此外,《条例》也扩展了专项审计调查的具体范围以及对社会审计机构的核查范围。为了规范审计机关行为,保障审计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