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时间:2024-08-09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内部审计机构是部门、单位专职经济监督的部门,是部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设置内审计机构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
独立性原则
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其基本特征,无论是在部门内部还是在企业单位中,内部审计机构都必须保持组织上和业务上的独立性。为了确保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不应附设在财务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中,以免影响其客观公正的审计工作。独立性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前提要求。
专职高效原则
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应专职从事审计工作,完全独立于其他具体业务活动之外。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精干高效,根据具体情况因事纳人。专职高效是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
权威性原则
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才能顺利开展审计工作。根据审计署在《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的指出,内部审计是国家授予的权力。因此,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时,部门或单位应明确规定内部审计的职责和权限,并强调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以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内部审计机构也应通过审计成果的科学性来增强其权威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要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定员定额标准以及上一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变化因素。审计机关在编制经费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复核与审理后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处理处罚审计决定、建议处分和移送等环节。同时,文章还解答了税务登记变化时的办理程序以及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通报
-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六大看点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六大看点及其三个变化。其中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强调审计人员的利益回避、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征求上级意见、金融账户保密、资产封存期限、公布上市公司审计结果提前告知以及审计组提出审计报告前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等规定。同时,条例还扩大了审计
-
规模化私企的内外部审计工作有哪些关系
-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原则是什么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