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程序 > 行政监察的手段有哪些

行政监察的手段有哪些

时间:2024-08-22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769
在实践中,我们很多人可能都会接触到有关行政监察的手段有哪些的问题,但是因为我们对此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

行政监督的分类及相关程序

报告工作

报告工作是上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各级政府监督其工作部门执行情况的主要方式。通过听取、审查报告,监督主体可以了解监督对象的工作进展和执行情况。

执法监督检查

执法监督检查分为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等三类。这些检查形式可以确保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执法行为进行全面的审查和监督。

审查批准

审查批准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普遍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阅核对并加以确定的行为。监督主体通过审查批准程序,确保监督对象的行政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备案

备案是监督对象根据法律规定或上级行政机关要求,将其他规范性文件或某些重大行政行为的书面材料报上级行政机关供其了解情况的行为。通过备案程序,监督主体可以及时了解监督对象的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制度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实施行政法制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通过行政复议程序,监督主体可以对监督对象的行政行为进行复核,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惩戒

惩戒处分分为对行政机关适用的和对违法机关的领导人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处分两种。通过惩戒程序,监督主体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维护行政法制的权威和公信力。

行政监督的常见分类

以监督主体作为标准进行分类

1. 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依法作为监督主体对政府及工作人员实施的行政监督。

2. 国家监督:各类国家机关作为监督主体,对政府及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如人大对政府的监督。

3. 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各种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工作人员的监督,如政协、社会团体对政府的监督。

按监督主体不同分为

1. 内部行政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相互实施的行政监督。

2. 外部监督:政府机构以外的行政监督,如中国共产党、政协、社会团体对政府的监督。

以行政监督的层次作为标准分为

宏观、中观和微观监督,又称高层、中层和基层监督。

以行政监督的方式分为

放任型、适中型和琐细型监督。

以监督主体同监督对象的关系为标准分

直接监督,如上级对下级的监督;间接监督,如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对政府的监督。

以实施行政监督的时间为标准分

1. 事前监督:在制定行政决策之前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

2. 事中监督:在监督对象执行行政决策的过程中对其实施的监督。

3. 事后监督:在监督对象执行决策的过程基本结束后对其实施的监督。

以监督的专业性作为标准分

1. 一般监督: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全部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

2. 专业监督:对某一类国家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主管的某种专业工作的监督,如财务监督、人事监督、卫生监督、海关监督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恶意差评的定义和影响

    恶意差评的定义和影响,其是网上商城中的一种不公平竞争行为。同时讨论了恶意诉讼中的“恶意”判断标准,要求主观恶意和客观违法性同时存在。分辨恶意差评的特征通常表现为虚假理由诋毁商品等负面极端评价,受害方有权要求停止侵害并要求赔偿损失。

  • 艾滋病人的羁押问题

    艾滋病人犯罪的羁押问题。艾滋病人的羁押措施与普通嫌疑人相同,但看守所收押时会进行健康检查,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给他人将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此外,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卖淫、嫖娼的,将以传播性病罪从重处罚。

  • 哪些内容可以信访

    《信访条例》中规定的可以信访的内容,包括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对特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建议或意见。同时,也阐述了不属于信访受理范围的事项,如属于人大、法院、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以及已经通过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的事情等。此外,文章还提醒了不应去哪些地

  • 如何应对栽赃陷害行为

    如何应对栽赃陷害行为,概述了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应对栽赃行为的策略。文中提到,面对栽赃陷害行为,被陷害者应当保留证据、寻求法律援助、报案并配合调查,同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文章强调了栽赃陷害行为的严重性,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打击此类犯罪行为,

  • 如何举报高考作弊行为
  • 信访人权利在信访条例中的规定
  • 官员双规后的工作情况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