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 > 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及选任方式作重要改革

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及选任方式作重要改革

时间:2023-11-16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895
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及选任方式作重要改革“阻碍律师办案”纳入监督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和监督程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试点工作范围和目标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发布了《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和监督程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旨在改革试点地区的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并拓展监督范围和程序。

拓展监督范围

根据方案,试点地区的检察机关将在原有的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基础上,拓展监督案件的范围。具体而言,涉及职务犯罪案件中违法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阻碍律师或其他诉讼参与人行使诉讼权利、不退还应当退还的取保候审保证金等三种情形将纳入监督范围,由人民监督员启动相应的监督程序。

解决问题

最高检有关负责人指出,自2010年10月全面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以来,实际运行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督评议案件程序不完善、人民监督员知情权保障不到位以及处理决定未采纳多数人民监督员意见的救济程序缺乏等。针对这些问题,方案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完善了监督前、监督中的程序,建立了复议程序,并建立了健全的知情权保障机制。

建立台账和机制

方案要求试点地区的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立案情况、采取强制措施情况、扣押财物的保管、处理、移送、退还情况以及刑事赔偿案件办理情况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台账,供人民监督员查阅,以便他们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并发现监督线索。此外,方案还建立了人民监督员监督事项告知制度和参与案件跟踪回访、执法检查等机制。

改革试点工作

最高检和司法部还发布了《关于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确定了北京、吉林、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西、重庆、宁夏为开展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方式改革试点的省(区、市)。根据意见,人民监督员将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选任管理,具体案件监督的人民监督员将从司法行政机关建立的信息库中随机抽选确定。

重要意义

最高检负责人表示:“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民监督员的选任和管理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提高人民监督员制度公信力,加强对检察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提升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能力,对于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渠道,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哪些内容可以信访

    《信访条例》中规定的可以信访的内容,包括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对特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建议或意见。同时,也阐述了不属于信访受理范围的事项,如属于人大、法院、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以及已经通过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的事情等。此外,文章还提醒了不应去哪些地

  • 公安机关隐瞒信访事项的处理方式

    公安机关处理隐瞒信访事项的方式。公安机关需建立重大信访信息报告和处理制度,不得隐瞒重大、紧急信访事项。对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将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信访人需按照法律程序提出信访事项,采用走访形式时应当到指定场所提出,并客

  • 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

    政府信息公开的特征。政府信息公开具有行政性质,反映了政府公共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信息公开基于公民权利,公民可自由获取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具有例外性,部分信息不可公开,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此外,政府信息公开需要依托特定载体,不同载体的成本需法律

  • 南昌市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流程

    南昌市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的流程。申请人需填写申请表并向市政府提出申请,可通过互联网、信函、传真或当面申请。市政府办公厅将对申请进行审查并处理,能够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无法答复的在15个工作日内答复。市政府网上公开的信息有时效性,超过留存期的信息需到市政

  • 官员双规后的工作情况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案号标准》 促进司法标准化建设
  • 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及选任方式作重要改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