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其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以盈利为目的。
与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
1. 非盈利性: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经费主要来自公共财政支出,而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2. 不实行经济核算:事业单位不进行经济核算,其活动主要以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为主。
3. 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事业单位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并以组织或机构的形式存在。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将受到相应的处分:
散布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参加旨在损害国家利益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参加非法组织;接受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接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境外邀请、奖励,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法规和政策,造成不良后果;非法出境、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取得外国国籍;携带含有依法禁止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进入国(境)内;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上述行为情节较重的,将受到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开除处分。
对于上述第一类行为,如果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予处分。
对于上述第二类行为,如果情节较重,将受到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将受到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开除处分。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被处以行政拘留,是否会被开除,将根据其违法情节来决定。如果情节严重,事业单位可以作出开除的处罚。
行政拘留是一种常见的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特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
根据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一种形式。该法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可以分别决定处罚,并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针对卖淫嫖娼人员的收容教育办法及其争议。收容教育是对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的行政强制教育措施,但其法律依据《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被指违背《立法法》。此外,收容教育制度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冲突,且全国仅有北京仍保留该制度。废除收容教
人事部关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工资处理意见的复函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受行政、刑事处罚的工资处理意见。针对不同情况,如被取保候审、被监视居住、被强制收容教育、被强制戒毒、被羁押以及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人员,详细说明了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的发放或补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于受贿罪刑满释放后是否能够就职于单位的规定。刑满释放后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在私营企业单位工作,但不能在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职。同时,报考公务员需满足相关资格条件,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法院保全担保房产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指出不得将这些房产用于贷款抵押。不得抵押的房产包括公益事业单位和社会公益房产、所有权不明或有争议的房产、被查封的房产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抵押的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