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主要提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其所需经费由公共财政支出,不以盈利为目的。
与企业单位相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
1. 非盈利性: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经费主要来自公共财政支出,而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
2. 不实行经济核算:事业单位不进行经济核算,其活动主要以提供非物质生产和劳务服务为主。
3. 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事业单位接受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并以组织或机构的形式存在。
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将受到相应的处分:
散布损害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参加旨在损害国家利益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参加非法组织;接受境外资助从事损害国家利益或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接受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境外邀请、奖励,经批评教育拒不改正;违反国家民族宗教法规和政策,造成不良后果;非法出境、未经批准获取境外永久居留资格或取得外国国籍;携带含有依法禁止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进入国(境)内;其他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
上述行为情节较重的,将受到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
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开除处分。
对于上述第一类行为,如果属于不明真相被裹挟参加、经批评教育后确有悔改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予处分。
对于上述第二类行为,如果情节较重,将受到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将受到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将受到开除处分。
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被处以行政拘留,是否会被开除,将根据其违法情节来决定。如果情节严重,事业单位可以作出开除的处罚。
行政拘留是一种常见的行政处罚,是指法定的行政机关(特指公安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人,在短期内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处罚。行政拘留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而警告、罚款处罚不足以惩戒的情况。
根据现行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一种形式。该法规定,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可以分别决定处罚,并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处罚合并执行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二十日。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持有和使用假毕业证虽未触犯刑法,但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违法行为。若使用假毕业证进行诈骗则涉嫌犯罪。伪造和贩卖毕业证书的行为,包括伪造行为和明知的贩卖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
政府行政监督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包括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的内容及其职责。行政监督主要关注国家行政机关在遵守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公务员等人员的行政纪律行为。审计监督则是审计机关对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财政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以确保其合法性、合
新环保法的实施年份及其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新环保法于新修订后正式生效,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赋予更严格的法律责任,明确了责任主体、追究方式和惩罚措施。责任主体包括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等,追究方式包括行政、刑事、民事三种,惩罚措施包括
非法排污水,按照分类的要求进行罚款处罚,造成严重污染的,追究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