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样品违法所得该没收吗?没收。
食品安全法第六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进行食品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根据此规定,在国家监督抽查、省级监督抽查,或者各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日常监督检查中,对食品进行抽样时,一定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关于购买样品的规定。本案中,抽样人员未当场付费购买样品的做法是不妥的。从常理上讲,笔者认为购买样品和日常生活中去超市购买东西是一个道理,一手交钱,一手拿货。抽样人员应当在抽样现场当场付费购买样品,然后将样品带走。而本案中抽样人员让企业去质检机构领取样品费用,这无形中给企业造成一些负担,个别企业因为样品费用太少、路途遥远,领取样品费用不划算,自然就主动放弃领取样品费用。
企业未领取样品费用就等于未获得违法所得吗
答案是否定的。从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来讲,样品必须购买,抽样样品也就视为销售。当事人是否领取样品费用,是当事人的单方行为,未领取并不等于样品费用被“剥夺”,当事人依然享受拥有样品费用的权利,当事人也可以随时主张索要样品费用的权利。这表明当事人在法律意义上依法获得了样品费用,即使当事人没有实际领取样品费用,同时也就获得了销售样品的利润,即违法所得。该违法所得应当予以没收。
如果执法人员不没收样品的违法所得,从执法案卷卷面上看,则意味着抽样时未执行食品安全法关于购买样品的规定。这既违反法律的规定,又不符合抽样程序的要求,更有悖于依法行政的理念。样品费用看似很少,但是却不能忽略,它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行政执法的严肃性,如果忽略了这个小问题,那么这就成为执法办案程序中的一个小失误,很有可能带来执法风险。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持有和使用假毕业证虽未触犯刑法,但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属于违法行为。若使用假毕业证进行诈骗则涉嫌犯罪。伪造和贩卖毕业证书的行为,包括伪造行为和明知的贩卖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
销售没有日期的酒,会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相应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质品质的期限。超过此期限,在一定时间内,预包装食品可能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