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实施 > 法律对违法所得的规定是怎样的

法律对违法所得的规定是怎样的

时间:2024-03-3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138

没收违法所得的规定

1、没收违法所得的定义

没收违法所得是指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强制措施对违法行为人取得的违法所得财物进行强制性剥夺的一种处罚方式。

2、追缴和处理违法所得的原则

追缴和处理违法所得应当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违法所得的产生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没收违法所得是行政处罚的一种方式,用于对行政违法行为人进行制裁;另一种是通过刑事途径,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司法机关认定和处理的违法所得。然而,在执法活动中,这两种方式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根据行政处罚法第22条的规定,如果违法行为构成犯罪,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的规定,对于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违法所得的情况,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处理结果。

3、违法所得金额的计算规定

为了准确计算违法所得的金额,首先必须明确违法所得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以免发生计算错误;其次,应该查证属实的违法财物,确保调查取证的全面准确。在计算违法所得时,不能仅凭主观印象,必须进行查证核实。调查取证应当遵循“全面调查、客观公正”的原则。需要全面收集与违法所得相关的所有证据,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陈述,忠于事实真相,排除个人情感和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收集到的各类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测记录和现场记录,都必须经过查证核实。在实际工作中,特别要注意制作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以及收集保存原始材料。

违法所得的认定

1、违法所得的获取手段具有违法性

违法所得是指行为人通过违反法律禁止的手段获取的财物。正是这一根本特征将违法所得与行为人的个人合法财产区分开来。由于违法所得的获取渠道是非法的,即使行为人事实上占有了金钱或财物,也不能获得法律承认的所有权。这也是对违法所得进行追缴或退赔处理的法律基础。

2、违法所得具有经济价值

行为人通过各种违法手段获取违法所得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这些财物的经济价值,如金钱、有价证券、文物、房屋等。正因为具有经济价值,违法所得才能够被执法部门认定。

3、违法所得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

违法所得既包括行为人通过犯罪手段获取的财物,也包括司法机关认定犯罪嫌疑人无罪后,由特定机关处理的行为人非法所得的财物。此外,违法所得在司法实践中并不总是单独存在,常常与赃款赃物、供犯罪使用的本人财物以及违禁品等各种不同性质的财物混杂在一起。只有准确区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确定违法所得的范围。

4、违法所得的认定需要特定机关通过一定程序

违法所得的认定直接关系到被害人财产权益的维护,涉及对违法行为人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准确界定,关系到国家机关之间的分工与执法公正。因此,违法所得必须由特定机关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认定。特定机关包括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有关行政法规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没收违法所得的行政处罚,以及司法机关对刑事案件中的违法所得依法作出的追缴或退赔决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法中的没收违法所得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中关于没收违法所得的法律依据,介绍了行政处罚的种类以及没收非法财物的处理方式。没收的非法财物除销毁外,需按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处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非法财物拍卖款项需全部上缴国库,任何机关或个人不得私分。

  • 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法律依据及其争议

    针对卖淫嫖娼人员的收容教育办法及其争议。收容教育是对卖淫、嫖娼人员进行法律和道德教育的行政强制教育措施,但其法律依据《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被指违背《立法法》。此外,收容教育制度与《治安管理处罚法》存在冲突,且全国仅有北京仍保留该制度。废除收容教

  • 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及赔偿

    虚假广告的法律性质和相关法律规定。虚假广告属于欺诈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要求三倍赔偿。法律规定,经营者若存在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可能面临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行政处罚,甚至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具体欺诈行为包括商品不符合安全要求、掺

  • 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的处罚

    非法倒卖土地使用权的相关处罚规定。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和第二百三十一条,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者将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三条则规定,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将受到没收违法所得、拆除建筑物、恢复土地原状等行政处罚

  • 如何处理伪造保单进行车辆年检的行为
  • 食品安全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 商家私自改变过期商品生产日期卖给消费者是什么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