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管理者有时为了使激励性报酬最大化而运用盈余管理技术。当计算激励性报酬的利润基准仅仅为报告收入时,管理者运用盈余管理技术会提高激励性报酬。在这一区域的盈余管理可能涉及提高或者降低利润。管理者会试图运用盈余管理使利润提高到获得额外报酬所需的最低水平之上,但又不超过可能获得激励性报酬的最高数量。如果在进行盈余管理之前获得的利润超出了激励性报酬所要求的最高水平,利润就可能被降到这一最高水平上。于是这些利润就可以留在以后的时期被确认,从而提高获得的激励性报酬数量。
公司可能会认为在首次发行股票和增发股票之前进行盈余管理以使得股票发行收入最大化是符合其利益的,而且公司确实会在发行股票之前尽力将财务报表做得最好看。只要这种盈余管理行为是在会计准则的界限内,并且有着充分和合理的披露,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将不会受到损害。由于人们对股票发行之前的盈余管理已经有所预期,可以预测首次发行股票的价格会因为被人为抬高的发行前业绩而有所折扣。然而,现有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增发新股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不会将盈余管理与股票发行联系在一起。相反,这些发行的情况说明在股票发行时价格会过高,而在之后的时期其业绩则与价格不符。这意味着短期投资者会在股票发行中受益,而长期投资者则会受损。
违反债务规约可能会导致被立刻要求偿还借款、提高利息、要求借款者增加抵押以及其他的不利后果。盈余管理使得避免因违反信贷协议中的财务规约而导致的不利后果成为可能,借贷者将会因为避免违反规约而受益。此时,只要使用的盈余管理技术在人们的预期之内并且被债务或信贷协议所允许,债权人就不会受到损害。但运用既不被信贷协议所允许又未向债权人披露的盈余管理技术则会让信贷者以债权人的损失为代价而受益。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设立审计委员会,其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及其实施;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审计委员会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财务报表质量,降低企业盈余管理水平。
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是由外部人组成的非常设机构。审计委员会的专家们虽具备履行监督责任的能力,但缺乏履行责任所需的时间。他们只能通过定期审阅财务报告、召开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听取相关汇报的方式开展工作。在这种体制中,缺乏内部人的参与,一年几次的会议无法与企业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相匹配,也无法将审计委员会的业务功能渗透到企业治理中,最终会导致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元素之一,无法为董事会实施控制和监督的功能,流于形式。
内部审计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门或人员提供真实信息,对减少盈余管理现象有着直接的影响。内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可对管理层的会计信息编报权力和充分披露进行约束,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活动,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过程的效果,减少盈余管理现象。
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就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部门所处的环境要求。机构的独立性是审计人员客观发表意见的制度保证。要进入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这一层次的受托责任关系,内部审计就应向董事会及其所属的审计委员会或CEO负责并向其报告。
应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完善审计委员会会议制度,并建立合适的激励机制,以确保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改变目前由公司股东或董事会、监事会推荐的方式,采取由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共同选择独立董事的方式;培养部分职业化的独立董事,建立类似独立董事人才库的机构;明确规定独立董事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回避事项,建立事后问责制。
应为内部审计人员设计职业能力框架,如职业技能体系、职业道德体系等。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后续教育方式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加强考核。同时,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和审计操作手段,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内部审计在自身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拓展。这期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关于内部审计的定义经历了多次演变。IIA的这一定义使内部审计的功能拓展到公司治理的层面,极大地提高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作用。
它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各企业审计人员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撰写内审报告中主要一点是重要事项优先。一般对某个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报告时,写作顺序为:为了审计……内审报告写作时尽可能多用图表,图形或表格能把复杂的数据及文档一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者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的机会主义行为,旨在误导那些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决策行为或影响那些以财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恰当的盈余管理可以为公司赢得理财和经营活动的弹性空间。内部审计通过审计手段向有关部
预付账款的审计中应当关注有关的购货合同是否真实、合法,对方单位是否真实存在,以确定企业是否存在虚列预付账款或隐瞒收入等问题。应收账款的控制测试主要围绕应收账款的不相容职务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定期寄送对账单以及内部核查等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