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程序 > 公款与集体资金的区别

公款与集体资金的区别

时间:2024-06-15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273
国家是有经济积累的。公款是国家所有,但是集体资金是通过集体的方式来进行筹集资金,那么这两方面有什么相关的联系和区别吗?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公款与集体资金的区别相关知识进行具体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对此有一定的了解。

公款的特征及国有与公有的关系

公款具有两个特征,即所有权属公有,且为钱款或特殊形式货币。国有是公有的一个真子集,公有包括国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

临时所有权

根据《刑法》第九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属于公共财产。这意味着财产转移的同时,财产所有权也发生了转移。这一规定的法律依据可以是国家相关法规或体现借贷关系的相关合同。

根据这一规定,类似国有单位非正当收入的资金(如违规的罚没款)属于公有,如果被挪用或滥用,应根据公款相关法规进行处罚。当然,一旦被判定为非法收入,应依法上交国库或返还原所有人,这是后续的所有权再转移。

特殊形式的货币

存折、存单、支票、股票、国库券、债券等金融凭证和有价证券属于特殊形式的货币形态。如果这些特殊形式的货币属于公有且被挪用,就构成了挪用公款。

当挪用金融凭证、有价证券用于质押时,挪用公款的数额应根据实际或可能承担的风险数额来认定。

集体所有典型案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独立学院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属于公益性事业。独立学院拥有一定比例的国有资产(国有高校投入办学的无形资产作价),对全部资产享有法人财产权,这些资产不归任何其他组织或个人所有。

综上,《宪法》第六条和《刑法》第九十一条表明,独立学院的资产属于公有,其资金也属于公款。

挪用公款与挪用资金的区别

根据《刑法》第一百八十五条第二款和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委派到非公有单位工作的国家公务人员挪用该单位资金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表示所挪用的非公有单位资金即为公款,而是规定因犯罪主体的原因而挪用单位资金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的定罪处罚。

国有资产与公款的范围不同。私分国有资产侵害的对象是国有资产,即国家所有的财产。国有资产包括应当依法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及其他国有财产,如国家拨款、补贴、生产性资金和固定资产等,也应包括变卖国有资产所得的款项。而对于公共财产,刑法第九十一条规定,“本法所称公共财产,是指下列财产:(一)国有财产;(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三)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也就是说,单位内的“国有财产”一定是“公共财产”,但单位内的“公共财产”不一定是“国有财产”。只有单位在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单位内属于“国有财产”的财产集体私分给个人,并且数额较大,才能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

挪用公款与挪用资金的区别

挪用公款和挪用资金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量刑和管辖等方面存在差异。

首先,犯罪主体不同。挪用公款的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而挪用资金的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属于非国家工作人员。

其次,犯罪客体不同。挪用公款的客体是国家公共财产的管理制度,而挪用资金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管理制度。

再次,量刑不同。挪用公款的量刑较重,最高可判无期徒刑,而挪用资金的量刑较轻,最高可判10年徒刑。

最后,管辖不同。挪用公款的案件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而挪用资金的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需要注意的是,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涉嫌挪用公款罪的行为,应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按照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而不能定为挪用资金罪。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如果发现挪用公款罪线索,则应向检察机关移送;如果发现挪用资金罪线索,则应向公安机关移送。

结语

最后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 行政处罚公开原则

    行政处罚的公开原则、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法定原则、公正原则,以及不免除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原则。要求行政处罚的实施过程必须公开,同时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公民守法。在处罚过程中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避免与民事

  •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及其职责。住房和城乡建设机关是负责违章建筑管理的部门,当地城建监察大队可接收举报。城建监察队伍的职责包括实施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设施、公用事业、市容环境卫生和园林绿化的监察,并对违法违章行为进行处罚。

  •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范围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范围,特别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具体操作。包括立案根据监督检查职权,调查取证程序,办案人员的行为规范,以及先行登记保存措施、扣押通知和处理等细节。涉及证据收集、处理违法物品等方面,强调程序的合法性和严谨性。

  •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包括哪些
  • 私营企业可以定挪用公款罪吗
  • 村干部把土地转让费挪用了是什么性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