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程序 > 行政行为程序违法案例

行政行为程序违法案例

时间:2020-05-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288
一起行政处罚案,因为民警在执行时送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加盖公章,执法部门因此吃了官司。10日记者获悉,程某状告郫县公安局行政违法的官司尘埃落定,法院确认“被告郫县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拘留农妇公安局少盖个章】

今年4月19日,郫县41岁的农妇程某和部分村民前往红光镇镇政府咨询拆迁问题,不听政府工作人员的解释与劝阻,在政府大院吵闹,扰乱政府正常工作秩序达5小时。郫县公安局民警接到报警后查明,程某当时编造拆迁安置费标准并在会上散布,激起了村民不满,其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遂于4月20日晚依法传唤程某至郫县公安局红光派出所。

4月21日凌晨3时许,民警交给程某一份《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将程某送到拘留所,行政拘留8天。

从拘留所出来后,程某发现21日凌晨民警交给她的这份《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没有盖章。今年5月19日,程某一纸诉状将郫县公安局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郫县公安局对其实施行政行为时程序违法。

法庭上,郫县公安局承认确因疏忽而未在《处罚决定》上加盖公章,但“在对原告程某进行传唤时,出示了警官证和传唤证,传唤证上有原告的签名,对原告实施拘留后,已经履行了通知义务”,因此作出的处罚决定行政主体合法,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

【少一个章法院判“违法”】

一方是普普通通的拆迁农民,另一方是具有执法权力的公安局,谁将赢得这场官司?

两个多月后,程某终于等到郫县法院的判决书。法院审理认为:郫县公安局将没有加盖印章的《处罚决定》送达给程某,并对原告执行行政拘留8日的处罚,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因此,被告郫县公安局作出的《处罚决定》不符合法定的形式要件,该行政处罚决定不成立。

据了解,目前,程某已提请国家赔偿,并要求郫县公安局书面赔礼道歉。

重事实轻程序行政执法大忌

律师点评,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确认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和根据,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这是对行政处罚决定的书面形式要求,其目的在于为行政处罚接受监督和审查提供证据。而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人员往往重事实轻程序。在这起事件中,郫县公安局民警因为疏忽未加盖一个印章,导致其整个执法行为被法院认定不合法,最终输了官司。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强拆违法建筑的程序

    强拆违法建筑的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决定三个步骤。不同行政机关在不同情况下有权查处违章建筑。在调查过程中,需注意调查人员的资格、笔录的真实性以及维权方式。决定程序中,需保障被处罚人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并有可能进行听证。

  • 违停能否申请行政复议?

    违停行为是否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问题。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或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违章停车交罚款的注意事项,包

  •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 案情摘要

    一起因道路改造强制拆迁房屋引发的行政赔偿案件。原告陈忠江的门市房被新民市政府以“违章建筑”的名义强制拆除,但政府未出示相应的“违建”确认书,且未遵循法定程序,因此强拆行为被判定违法。虽然陈忠江获得了拆迁补偿,但他认为补偿不合理,其赔偿请求被法院驳回。

  • 行政处罚公开原则
  • 行政转为刑事案件的法律程序
  •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