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程序 > 司法化是否是完善行政处罚程序的基本方法

司法化是否是完善行政处罚程序的基本方法

时间:2020-05-25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293
《行政处罚法》在程序立法方面取得了多项标志性的成果,大大推进了我国行政程序制度的发展。应当说,《行政处罚法》开启了我国建设现代行政程序制度之门。六年前《行政处罚法》在程序上的突破主要是通过确立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以及行政机关的告知义务,增强了程序的透明度。将听证引入我国行政程序是《行政处罚法》的一项突出成就,然而,听证这个“舶来品”在中国的土壤中生根生长看来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目前,听证的轰动效应要远大于它的实际效果。听证是一个典型的司法化了的现代行政程序,听证的引入本应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行政处罚程序的“行政”面貌,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听证由于其“门槛”很高[11],一直在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中充当配角。行政处罚关系的主流仍然是行政性的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双方关系。

所以说,《行政处罚法》在行政程序上的第一次“革命”,主要是要解决处罚程序的透明度问题,如何以司法化的程序代替传统的行政程序,在当时不是立法者主要关心的问题,否则,《行政处罚法》就不会把听证程序的门槛定得那么高了。然而,实现处罚程序的司法化是行政处罚程序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方向,这是行政处罚行为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未来行政处罚程序如果不能在这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它就差不多在原地踏步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

    行政处罚的适用条件限制,包括适用的主体、对象、时效以及处罚权的设定和限定。行政处罚主体必须是享有法定权限的行政机关或经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违法行为客观存在且具备责任能力才能适用行政处罚。同时,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由国家有权机关在立法时进行配置,不同层级

  • 行政处罚公开原则

    行政处罚的公开原则、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法定原则、公正原则,以及不免除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原则。要求行政处罚的实施过程必须公开,同时要注重教育和引导公民守法。在处罚过程中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并避免与民事

  • 听证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中的听证适用范围及听证程序的相关规定。在特定行政处罚决定前,当事人享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听证程序包括核实参会人员、宣布纪律和权利义务、确认主持人身份、宣布听证事项和案由、当事人陈述和申辩、质证和辩论、其他参与人陈述、最后陈述等步骤。听证会的

  •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与限制

    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条件和主体限制。行政强制措施只能在特定情况下实施,并且必须符合法定程序和条件。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实施,并不得超出其职权范围,其实施主体是具有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或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机关。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维护法律的实

  • 环境污染处罚条例规定的立法目的
  • 违章建筑举报的相关部门
  •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