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它具有设定各种行政处罚的权力。其中,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来设定。
行政法规是由国务院制定的,它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
地方性法规是由有地方立法权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它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行政规章是由国务院各部、委制定的,它有以下两个作用:
① 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② 对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情况,行政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的罚款,以制裁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
地方规章是由有地方规章制定权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它有以下两个作用:
① 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② 对于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情况,地方规章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的罚款。
除了上述规定,其他所有规范性文件均不得设定行政处罚。
如何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诉交警乱开罚单的问题。文中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指出公民有权对交警的不严格执法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投诉步骤包括收集证据、查找投诉渠道、书面投诉以及跟进投诉进展。通过合法途径投诉,可以维护
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时限及相关法律规定。根据《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十七条,立案时限通常为7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15个工作日。在调查或检查时,执法人员需遵守相关法规,不得少于两人并出示证件。处理证据时,可采取抽样取证方法,当事人不得销毁或转移证据
法规、规章在行政处罚设定权上的辅助性和过渡性问题。其设定权受到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制约,只能在特定情况下行使。地方规章设定权的行使也必须在无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同时,法规、规章设定权的辅助性和过渡性表明其是不规范的权力,与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相悖。随着法制
行政处罚的时效问题。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违法行为若在二年内未被发觉,则不再追究。时效从违法行为发生起计算,如行为持续,则从结束之日起计算。自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旨在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