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程序是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公开举行专门会议,由行政处罚机关调查人员提出指控、证据和处理建议,当事人进行申辩和质证的程序。听证程序在中国的引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种特殊情形而非独立程序。
行政机关在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提出听证要求时,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并不得要求当事人承担听证费用。
以上三种较重的处罚可能给相对人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为了慎重起见,在作出处罚之前,应给相对人一次申辩和质证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行政拘留虽然较处罚更轻,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7条的规定,暂缓拘留的救济程序已被设立,因此《行政处罚法》不再规定听证程序。
当事人要求听证时,应在行政机关告知后的3日内提出申请。行政机关应在听证会前的7日内通知当事人听证的时间和地点。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外,听证应当公开举行。听证由行政机关制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支持,当事人如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有权申请回避。
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1-2人代理。在听证会上,调查人员将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而当事人则有权进行申辩和质证。听证应制作笔录,该笔录应在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盖章。
听证结束后,行政机关将根据一般程序的规定作出处罚决定。听证笔录是调查结果之一,也是行政处罚的一项证据。与《行政许可法》中的听证笔录的“案卷排他性原则”不同,行政处罚中的听证笔录仅作为“证据之一”。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该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受处罚的情形,并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明确的事项,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
本文介绍了湖南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拟实施本规定第七条所列的重大行政处罚,依法享有要求听证的权利一系列内容,并提供专业律师进行免费法律解答。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保护公民、法人和
狭义的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广义的行政处罚除了包含上述狭义的内容外,也包含企事业单位规定的一些行政人事处罚内容。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