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程序 > 听证几日内告知当事人

听证几日内告知当事人

时间:2023-11-20 浏览:4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513

听证制度在行政法中的作用

听证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它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可能影响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决定之前,告知决定理由和听证权利,并进行公正的程序,以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体现,其核心是保障程序的公正。

听证制度的引入和发展

听证制度最早在1946年由美国制定的《联邦行政程序法》中被规定为行政程序的核心。在中国,深圳市最早引进了听证制度,真正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是在1996年,《行政处罚法》将听证制度纳入行政执法程序。

治安管理处罚法中的听证

治安管理处罚的听证范围不包括"责令停产停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在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如果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举行听证。

听证程序的要求和流程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当事人要求听证时,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的三日内提出请求。行政机关应当在举行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听证的时间和地点。除非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听证应当公开进行。

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时,有权申请回避。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在听证过程中,调查人员应当提出当事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行政处罚建议,同时当事人有权进行申辩和质证。

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当事人应当在审核无误后签字或盖章。如果当事人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有异议,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该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受处罚的情形,并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明确的事项,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

  • 行政处罚听证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行政处罚听证会有时间限制,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道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

  • 行政处罚听证需要多长时间完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行政处罚听证需要多少时间来完成,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由案件具体情况确定。第四十二条 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

  • 行政处罚决定能否听证
  • 卫生行政处罚听证条件
  • 行政处罚中听证程序的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