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审计证据的鉴定有哪些特点

审计证据的鉴定有哪些特点

时间:2025-02-0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82

审计证据的鉴定特点

第一手审计证据的可信度较高

经过审计人员实地检查、观察、复核、调查等方式获得的第一手审计证据比间接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可信。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来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证据比来自薄弱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不同来源或性质的审计证据相互印证

不同来源或性质的审计证据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更可靠。反之,注册会计师需要进一步审计。

原本文件比复印本、草本更可信

作为审计证据的原本文件比复印本、草本更可信。

及时的证据更可靠

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客观证据比主观证据更可靠。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也称为足够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够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它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意见所需审计证据的最低数量要求。需要多少审计证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承担的风险。在许多情况下,数量多而质量低的审计证据和数量少而质量高的审计证据的作用基本相同。注册会计师的目标是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满足一位明智的人提出的合理疑问。审计证据的数据必须达到能"胜过合理的怀疑"的程度,这时可认为审计证据是足够的和充分的。

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审计证据是否充分和适当时,应考虑审计风险、具体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的审计经验、审计过程中是否发现错误或舞弊、审计证据的类型与获取途径等因素。此外,还需考虑经济因素、抽样总体规模与特征等因素。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在真实性、重要性和充分性的基础上形成的。审计证据的种类多种多样,其证明力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类的审计证据,由于搜集目的和搜集环境的不同,其证明力也会有差异。经验丰富、有能力的审计人员应该知道哪些审计证据具有较强的证明力,哪些审计证据的证明力较弱。审计人员的主要目标应放在证明力强的审计证据上。此外,审计人员还应综合考虑不同证据的强弱,既考虑到作为审计证据的条件和获取难易程度,又考虑到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可信性和其他因素,使审计证据成为具有实质证明力价值的、有用的、综合的审计证据。一般来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证据的支配力越小,其证明力越强;反之,对审计证据的支配力越大,其证明力越弱。

审计证据的经济性

审计证据的经济性是指审计人员在考虑审计证据的效用与收集、鉴定这些证据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为了证实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应该取得足够有说服力的审计证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审计人员不得不考虑审计证据的经济性。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在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时,如果获取最理想的审计证据需要高昂的成本,可以选择收集质量稍逊的其他证据来代替,只要这些证据仍能满足审计目的的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注册会计师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为由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如果注册会计师无法取得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应根据情况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法中的伪证罪

    我国刑法中的伪证罪,详细阐述了证人、鉴定人等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等行为将面临的法律处罚。同时,也介绍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相关罪行,强调只有在故意伪造证据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无意失实不属于伪造证据的范畴。

  •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

    女子整容死亡责任的法律规定,涉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尸检程序、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措施等。法律规定需确定死因后确定责任归属,如为医疗事故则由医疗机构承担责任。整容失败者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就诊、收集证据并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种类。包括书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以及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行政诉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评估案件事实和作出判决的重要依据。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 审计方法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